安稳的日子,如同指间流沙,又悄然滑过两年。景沂昭的外祖父苏老大人年老体衰,在一个秋叶飘零的夜晚溘然长逝。苏府的顶梁柱倒了,府中氛围陡然变得微妙而紧张起来。景沂昭的舅舅,也就是新任的苏家主,对这位外甥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言语间时常试探,隐隐透出希望他回归皇城,争夺那至高之位的意图。景沂昭对此不置可否,依旧深居简出,但敏锐如他,已感受到山雨欲来的压抑。
然而,一场更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晴天霹雳,彻底粉碎了表面的平静。
那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清晨,小黎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准备去伺候公子洗漱。然而,她刚走出仆役院没多久,几个衣着奇异、气息缥缈深沉的人,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她面前,不由分说,便制住了她。为首的一位老妪,目光如电,在她额间停留片刻,尽管有内力遮掩,但似乎仍被感知到了,沉声道:“没错,是我族血脉。带走!”
一切发生得太快,小黎甚至连呼救都未能发出,便被点了穴道,意识模糊间,只觉被人携着,飞速离开了苏府。
景沂昭等到日上三竿,也未见小黎前来,初时只以为她身体不适,派人去问,却回报说房中无人,四下寻找亦不见踪影。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动用了自己在苏府乃至江南所能动用的所有暗中力量,发了疯一般地寻找。画像、暗哨、悬赏……所有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可小黎就像是一滴汇入大海的水珠,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是皇室中人发现了他的软肋,出手清除?还是江湖仇杀?或是……与那枚诡异的梨花印记有关?无数种猜测在他脑中盘旋,每一种都让他心如刀绞。他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如此恐慌。
忧思成疾,加上或许还有未知势力的阻挠与打击,他病倒了。病势来得又凶又急,高烧不退,咳嗽不止,江南的名医请了个遍,汤药灌了无数,却如同石沉大海,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日渐沉重,他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形销骨立。
原本对他寄予厚望的舅舅,见他这般模样,先是痛心,继而失望,最后看他生机渺茫,缠绵病榻,彻底失去了利用价值,那点亲情也便淡了。为了避免麻烦,舅舅下令将他移往城外一处偏僻、简陋的别院,只留下一个老仆和一个粗使丫鬟照看,近乎是任其自生自灭。
别院荒凉,草木凋零。景沂昭躺在冰冷的床榻上,望着结满蛛网的帐顶,眼神空洞。没有了她的世界,充斥着无尽的孤寂与寒冷,活着,也不过是徒增煎熬。他不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服药,只求速死,或许在另一个世界,还能与她重逢。生命的光彩,正从他眼中一点点流逝。
第四章:别院重逢,慧眼识卿
就在景沂昭意识昏沉,几乎要放弃一切之时,别院那扇破旧的门,被推开了。
老管家引着一位面容严肃冷峻、手持藤杖的老妪,和一个低着头、看不清面容、身形瘦弱的侍女走了进来。管家陪着小心道:“公子,舅老爷惦念您的病情,特地重金从海外请来了这位神医和她的弟子,定能治好您的病。”
景沂昭连眼皮都未曾抬起,声音嘶哑微弱:“不必费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