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吃下去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身体内部细微的排斥反应,但更多的是能量补充带来的虚弱缓解。

我像一个原始的猎人,也是猎物,在这片死亡之地挣扎求存。我学会了辨别哪些变异植物富含水分,哪些区域的辐射强度异常高危需要绕行,如何利用废墟的阴影和结构躲避突如其来的辐射尘暴,以及如何设置简单的陷阱捕捉小型生物。

我的衣服很快变得褴褛不堪,皮肤覆盖着污垢和结痂的伤口,身体在饥饿和辐射的折磨下迅速消瘦,但眼神却日益锐利,像淬了火的刀锋。

曾经的秩序和规则在这里一文不值,只有最原始、最冷酷的生存法则。

除了生存,我从未忘记目标——查明杨西琰的底细。

他绝非普通的流浪汉。他对精密机械的熟悉,对地堡运作规律的快速掌握,尤其是他植入能源系统的那段代码所展现出的专业水平,绝非一个颠沛流离的幸存者所能具备。

他来自哪里?目的是什么?

我开始有意识地搜索可能存有信息的场所。旧时代的办公大楼、图书馆(虽然大多已被焚毁或坍塌)、军事设施的残骸……任何可能留下记录的地方。

这个过程比寻找食物和水更加艰难,也更具风险。这些地方往往是更大、更危险的变异生物巢穴,或者被其他幸存者、掠夺者占据。

在一次搜索一个疑似旧时代数据中心的废墟时,我差点丧命。那栋建筑内部结构复杂,黑暗隆咚,我试图寻找可能尚未完全损坏的存储设备,却惊动了一群栖息在服务器机柜深处的、翼展近一米的辐射蝙蝠。它们发出高频音波,疯狂地扑咬过来。

我挥舞着用钢筋磨制的简陋长矛,且战且退,身上添了数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最后被迫跳进一个充满恶臭积水的竖井才侥幸逃脱。

但冒险并非全无收获。在另一个半掩埋的地下防空洞里,我找到了几具早已风干的骸骨,以及他们身边一些零散的物品。

其中,一个锈蚀严重的金属身份牌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的字迹大部分已模糊,但还能依稀辨认出“……研究……助理”以及一个模糊的机构缩写“A.E.R.I”(奥根能源研究机构)。

旁边还有一个破损的皮革日志本,纸张脆弱不堪,我用尽小心才翻开了几页。

里面的记录断断续续,字迹潦草,充满了绝望:

“……项目‘方舟’失控……能量泄露……他们封锁了出口……”

“……杨博士坚持他的理论,说这是进化必然的代价……”

“……我们成了实验品……逃出去……”

杨博士?方舟?A.E.R.I?这些零碎的信息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我回想起地堡的代号,似乎在某些最早期、最高权限的文件里,也曾出现过“方舟计划”的字样,但具体内容早已被列为绝密封存。

老魏或许知道一些,但他从未详细提及。

难道地堡和这个A.E.R.I有关?杨西琰也姓杨……这仅仅是巧合吗?

这个发现让我更加坚定了方向。我必须找到更多关于A.E.R.I和“方舟计划”的信息。我开始更加有针对性地搜寻与能源、生物研究相关的设施遗迹。

同时,我也开始留意废土上其他幸存者的踪迹。或许,从他们口中,能拼凑出更多关于过去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