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话一出,叶锦柔的下巴抬得更高了。

她那件衣服上,就用金线银线绣着一只欲飞的蝴蝶。

确实华丽,也确实……匠气。

刘氏听着众人夸赞自己的女儿,脸上的得意藏不住了。

她拍了拍我的手背,语重心长。

“书惟啊,二婶知道你喜欢清静,爱看那些老书。可这女儿家的手艺,总得跟上时兴的款式才行。”

“你看看你妹妹,她的绣品,如今在京城可是千金难求。你这针法,虽说也算工整,但到底太陈旧了。外人看了,还以为我们国公府的姑娘,连时新的绣样都学不起呢。”

她声音不大不小,正好够半个厅堂的人听见。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变成了同情,或者看好戏。

祖母在主桌上,隔得远,似乎没留意到这边的动静。

父亲和母亲在招待男宾,也无暇顾及。

这是刘氏最擅长的。

在一个你孤立无援的场合,用最“为你着想”的语气,说出最伤人的话。

她想看我难堪,想看我羞愧地低下头。

想用她女儿的“时兴”,来衬托我的“陈旧”。

我抬起眼,看着她。

没有愤怒,也没有委屈。

我只是平静地,把自己的袖子,又往前提了提。

“二婶说的是。”

我的声音很轻,却足以让周围的人听清。

“我这针法,确实……有些年头了。”

2

见我“认了”,刘氏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她以为我这是服软了,准备乘胜追击,再给我扣上一顶“不思进取”的帽子。

“知道就好。也不是二婶说你,你这孩子,就是太犟。女儿家的手艺,关乎脸面,可不能由着性子来。”

叶锦柔也掩着嘴,轻笑一声。

“姐姐别往心里去,娘也是为你好。你要是喜欢,改明儿妹妹把我新得的几个花样子给你送去,都是时下最受追捧的。”

一唱一和,配合得天衣无缝。

她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性。

我,叶书惟,国公府的嫡长孙女,是个守着陈旧东西不放的古怪人。

而她,叶锦柔,是引领京城风尚的天之骄女。

我没理会叶锦柔的“好意”。

只是看着刘氏,慢慢地,一字一句地继续说。

“这针法,出自前朝的《宫织录》,里面管它叫‘捻金गु线绣’。”

我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声音不大。

但“捻金गु线绣”这五个字,像五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池塘。

在场的几位夫人,都是官家女眷,对绫罗绸缎、针织女红都有些见识。

王夫人脸上的表情微微一变,有些不确定地问:“《宫织录》?可是那本传说中,前朝覆灭时,在大火里失传了的皇家刺绣秘典?”

我点了点头。

“正是。”

刘氏的脸色有点僵。

她显然没听过这本书,但看王夫人的反应,也知道这东西不简单。

她嘴硬道:“什么宫织录,谁知道是真是假。一本失传的书,你从哪儿看来的?”

“从祖父书房的夹层里。”

我回答得坦然。

“一本手抄的残卷,我也是前些年无意中发现的。”

这话半真半假。

书是真的,发现的过程,却没那么简单。

但现在,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