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斩」字落下的瞬间,阶下的内侍监身子猛地一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连殿外的夜风似乎都被这声震慑得顿了顿。「奴才遵旨!奴才这就去办!」他连磕三个响头,额角很快渗出红痕,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片暗色。他袍角沾着的烛泪早已凝固,此刻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竟比贵妃鬓边那颗最大的东珠更显沉重。

杨玉环看着玄宗为自己动怒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眼波流转间尽是娇柔,顺势往他怀里蹭了蹭,声音软糯得像浸了蜜:「陛下,何必动这么大的气,臣妾不过是随口说说,蜀荔也很好的。」

「爱妃喜欢,朕便要给你最好的。」玄宗捏了捏她的脸颊,语气又恢复了往日的温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自负,「区区荔枝而已,难道还能难倒朕的臣子?」说罢,他抬手挥了挥,「继续奏乐,起舞!」

丝竹声再次响起,李龟年的琵琶重又流转,舞姬们重新旋动起来,裙摆飞扬间,殿内的喧闹渐渐恢复如初。可没人敢再多说一句话,连呼吸都比先前轻了几分,每个人都低着头,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惶恐——他们都清楚,陛下口中轻描淡写的「区区荔枝」,落在千里之外的岭南,落在那五千里驿道上,便是一场裹挟着血泪的风暴。

内侍监捧着圣旨,踉跄着退出长生殿。夜风吹过,带着骊山的凉意,卷起他宽大的袍袖,却吹不散他额角的冷汗,连后背的衣料都被浸湿,贴在身上凉得刺骨。他抬头望向岭南的方向,漆黑的夜空看不到尽头,只有几颗疏星在云层后闪烁,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正从那黑暗里望过来,等着这场由一声呢喃引发的浩劫。

场景 2:御令如山·子时

内侍监的马蹄声踏碎了长安的午夜,像一把锋利的刀,划破了这座古城的静谧。

朱雀大街上空无一人,青石板路被月光照得泛白,映出两旁朱门高墙的影子,墙头上的琉璃瓦在月色下闪着冷光。唯有巡夜武侯的灯笼在街角摇曳,昏黄的光映着墙壁上斑驳的苔痕,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可这微弱的光亮,很快就被疾驰的马队卷起的狂风扑灭,灯笼「啪」地一声撞在青砖墙上,竹骨碎裂,烛火瞬间熄灭,只留下一缕青烟在夜色中袅袅消散,仿佛从未存在过。

兵部值房的灯骤然亮起,如同一颗突然睁开的眼睛。郎中们从睡梦中惊醒,有的连鞋袜都没穿好,衣衫不整地从里间跑出来,发髻歪斜,脸上还带着睡意。刚冲到堂前,就看见掌印太监领着内侍监站在正中,掌印太监手里捧着明黄的圣旨,那颜色在昏暗中格外刺眼,像一团燃烧的火。

「圣旨到!兵部众臣接旨!」掌印太监尖细的声音刺破夜的寂静,在空旷的值房里回荡,带着不容违抗的威严。

郎中们慌忙跪倒在地,膝盖撞在冰冷的地砖上,疼得钻心,却没人敢哼一声。内侍监展开圣旨,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值房里响起,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砸在众人心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贵妃喜食岭南荔枝,其味甘美,远胜蜀中。今命兵部即刻调度,征调岭南鲜荔,限十日内送至长安,须带枝带叶,鲜活如初。沿途驿道,皆需全力配合,车马、人员、粮草一概优先,迟误者,斩!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