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管事太监和张公公忙上前禀告,不敢贪功,着重强调冷宫云姑娘如何临危不乱,妙手回春。

何昭容抬泪眼,才注意跪坐一旁、形容憔悴却清雅的云蘅。怔住:“你……你是?”

云蘅俯身行礼:“罪奴云氏,叩见昭容娘娘。”

“云氏?”何昭容眼中茫然,随即想起,“翰林院云家……抄家的那个?”

“正是罪奴。”云蘅声平无波。

何昭容看地上脸色差但呼吸稳的儿子,再看救唯一指望的女子,神色复杂。她性子软,宫里素谨小慎微,此刻余悸带感激,更有上位者对罪奴审视。

“你……很好。”何昭容最终只两字,语气温和。转向张公公:

“张得禄,今日事,多亏云姑娘。本宫记下了。你回去,替本宫好好谢淑妃娘娘派来的太医……嗯,就说三皇子已无碍。

”这话巧妙,认云蘅功,又不得罪位份高淑妃,暗示功劳可“匀”长春宫。

张得禄精明,立时会意:“奴才明白!昭容娘娘仁慈,淑妃娘娘更是心系皇子,奴才这就回禀娘娘,说三皇子吉人天相,托淑妃娘娘洪福,转危为安!”拔高淑妃功劳,又朝云蘅拱手,“云姑娘,今日事,咱家也记下了。”

何昭容命人小心抱起三皇子,准备回。临走前,回首看垂首肃立的云蘅,唇动,终究未言,低声吩咐身边沉稳大宫女:“采蘋,你留下,看着点……别短炭火吃食。”

采蘋躬身:“是,娘娘。”

一行人簇拥离去,静思堂复冷清。方才热闹如幻觉。采蘋留下,扫视破败环境,眉蹙,转身低声吩咐门外小太监。

不一会儿,小顺子吭哧搬来一筐上好银霜炭,一小袋米、一罐油、一包盐,甚至一小块腌肉几根蔫萝卜。这对冷宫,是天大恩赐!

陈嬷嬷在里间激动得又咳。

采蘋对云蘅客气许多:“云姑娘,娘娘吩咐,这些先用。今日事,多谢援手。姑娘自己……多保重。

”顿了顿,声压更低,“宫里事……姑娘明白。

今日恩,昭容娘娘心知。只是……”未再说,未尽意明——毕竟是罪奴身份,救皇子是功,亦可能招祸。

云蘅微笑,坦然:“姑姑放心,罪奴明白。今日恰逢其会,尽人事罢了。不敢奢求。”姿态极低,又不卑不亢。

采蘋眼中掠过欣赏,点头:“姑娘明白人。奴婢先告退。”福身离开。

门关上,寒风似被炭筐驱散些许。

云蘅走到炭筐前,摸冰凉坚实带银霜花的炭块。冰冷触感顺指尖蔓延,却奇异地生一丝真实暖意。

她缓缓坐破木凳,望窗外灰蒙天空,几只寒鸦停枯枝头,粗嘎叫。

今日一步,是意外,是机缘。何昭容感激是暂时,张得禄“记下”更虚。但医术撬开冷宫铁幕一丝缝隙。

银霜炭、粮食……是活命希望。更紧要,让皇子欠救命之恩,让昭容记得她存在,让管事太监见了价值。

深宫如无形大网,冰冷窒息。她曾是网中挣扎待死飞虫。现今,似找到可攀附丝线。但丝线是救命稻草,还是勒更紧绞索?

她拿起膝上《本草拾遗》,指尖拂粗糙书页。医书,是父亲留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获罪根源。如今,成破局钥匙。

“嬷嬷,”她轻对里间,“有炭了,熬热粥,想法弄对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