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晚安。”

“好梦。”

他随后跟上:

“晚安。”

“好梦。”

有时顺序则反过来。但无论如何,我们每个人都会把这两句祝福说全。

起初,我只发一句“晚安”。是他,固执地每次都要补上那句“好梦”。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也自然而然地,将这份双倍的祝愿完整地回赠给了他。这像是一种无声的约定:我给予你的完整祝愿,也正是你给予我的。我们都在彼此的未来一夜里,存下了一份双倍的温暖期许。

在这日复一日的循环里,石家庄和郑州之间那几百公里的距离,仿佛被这四句最简单的问候一寸一寸地填满、熨平。那些看似千篇一律的“早安”和“晚安”,像细密的针脚,把我们的日子缝合成一幅完整的画卷。

我曾以为,惊天动地的誓言才能证明爱的存在。后来才懂得,能让你在每个清晨和夜晚,都心甘情愿地参与一场重复了千百遍的仪式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最温柔的奇迹。就像他说的:“说多了,味道就淡了。”而我们的“早安”和“晚安”,因为日复一日的坚持,早已沉淀出最醇厚的滋味。

第二章:秋礼

十月的西安,秋意已深。窗外的梧桐叶开始泛黄,我的心情却比备考更加忙碌而隐秘。沈默珩的生日快到了。

这个在游戏里相识、用着粉色漫画男生头像的男孩,已经成了我高三生活里一个温暖的存在。我知道他在郑州,知道他想用画笔闯出一片天地,更知道,在这个唯分数论英雄的环境里,他内心藏着不被理解的孤独。

我想送他一份礼物。一份能告诉他"我懂你"的礼物。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

于是,当同桌在题海中鏖战时,我的刻刀正在卡纸上艰难游走,镂空出"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的轮廓。当后座在背诵英文范文时,我正对着一包樱花橡皮犹豫——四块,会不会太多了?那三个被"浪费"的晚自习,是我整个高三最不务正业,却也是最像活着的一段时光。

我像一个怀揣秘密的赌徒,将所有的筹码——我的信念、我的时间、我懵懂的心意,都押在了一个未曾谋面的男孩身上。

最先定下的是那枚故宫怀表。"心怀漫天星辰,便知未来可期"——这十二个字,像是对他,也是对我们未来最温柔的期许。

我想告诉他,人生不是一条逼仄的轨道,而是一片值得奔赴的星辰。可按下付款键的瞬间,一个微小的声音在问:孟怀瑾,你凭什么觉得,你的星辰能照亮他的路?

但信封里装着的,才是真正要送给他的"生日"。 我做了一张手工贺卡,大小正好是A4纸的一半。封面,我用彩笔仔细描画了一个系着丝带的礼物盒,旁边是花体的"Happy Birthday"。打开来,一个立体的三层蛋糕会"嘭"地一下弹开,占据整个视野。蛋糕的每一层都涂上了不同的颜色,最顶上,插着一支写着"18"的蜡烛。我用最工整的字,在蛋糕旁边写下:"愿我们友谊长青"。而在蛋糕底座周围,我还用极细的笔,半圈半圈地写满了几乎看不见的小字:"祝沈默珩十八岁生日快乐"。

核心的信念有了,生日的仪式也有了,我又想往里塞进一些具体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