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步,是包装。 我选了一个很有质感的棕色加黄色、左右打开的礼盒。在里面铺上蓬松的拉菲草,然后把所有礼物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像是完成一个神圣的仪式。我藏进去一串暖黄色的小灯,最后用棕色的丝带在盒子外面系了一个扎实而漂亮的蝴蝶结。
当盒盖合上的那一刻,它不再是一个纸箱。它是一个被我施了魔法的宝盒,里面装着我的星辰、我的旷野,和我所有说不出口的真心。
去寄快递的那天,天空是那种干净的、浅浅的灰蓝色。 我把这沉甸甸的"宝盒"递过去,看着快递单贴上,心里竟有一丝将自己的一部分寄出的不舍。 我拿出手机,拍下单号,找到那个熟悉的粉色头像。 "给你寄了个东西。" "大概明天到。"
我故意说得轻描淡写。 他没有立刻回复。可能在画画,也可能在打游戏。 我握着手机,走在回学校的路上,秋风拂过脸颊,心里是一种混杂着期待、紧张和无比安定的奇妙感觉。
后来,在十一月初,我收到了一个从郑州寄回的包裹。里面没有信,只有一个装满五百二十颗纸星星的罐子。 他从未说过为什么寄星星给我,就像我从未问过。 我只是后来偶然得知,为了这些星星,他一个人默默地折了好几天。 这份沉默的、耗时良久的回应,比任何言语都更震耳欲聋。
而当时的我,只是走在秋风里,一无所知却又无比坚定地相信着—— 我不知道这个系着棕色丝带的盒子,在他手里打开时会亮起怎样的光。 我只知道,我把我想说的话,我的信念,连同我整个真诚的心,都打包寄给了他。 而在那一刻,这就足够了。
第三章:星响
十一月的郑州,寒意渐深。沈默珩收到那个沉甸甸的盒子时,正是晚自习结束的深夜。
宿舍里只剩台灯亮着,他拆开棕色丝带,打开盒盖。暖黄色的小灯串亮起的瞬间,他愣住了。怀表、刻着"人生是旷野"的信封、立体的生日蛋糕贺卡……每一样东西都带着那个女孩特有的认真和温度。
他拿起那枚故宫怀表,冰凉的金属外壳在掌心慢慢变暖。"心怀漫天星辰,便知未来可期"——这行字他反复看了很久。
后来那些天,这堆礼物成了他疲惫时的避难所。
深夜刷视频放松时,他会突然停下来,拿起一块樱花橡皮仔细端详;晚自习学不进去时,他会翻开那张立体贺卡,看着弹跳出来的三层蛋糕发呆;每当备考压力让他烦躁不堪时,烟花筒里飞出的小纸片总能让他短暂地笑出来。
但笑过之后,是一种更深沉的无措。他第一次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样一份厚重的心意。说"谢谢"太轻,说"感动"又不知从何说起。文字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苍白。他发现自己能给出的最真诚的回应,竟然同样需要靠双手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