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种冰冷的恐惧感,却真实地攫住了她。她能清晰地记得影子抽动的频率,记得它蜷缩时的弧度,那不是眼花,也不是幻觉,那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她踉跄着冲进卫生间,拧开水龙头,用冷水狠狠泼在脸上。冰凉的水让她稍微清醒了一些,可镜子里的自己,脸色苍白,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像个刚从恐怖片里逃出来的人。
那晚,她开着客厅的灯,蜷缩在沙发上,一夜未眠。元宝蹲在她的身边,时不时用脑袋蹭蹭她的胳膊,像是在安慰她。窗外的天色从漆黑变成鱼肚白,又渐渐亮起来,林薇看着墙上自己的影子,从模糊变得清晰,始终紧紧贴着她的身体,没有再出现异常。
可她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她的影子,好像有了自己的“情绪”。
2 夜间傀儡
自那晚之后,林薇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影子。
她买了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影子的异常活动。她发现,影子的“异常”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反而有着清晰的轨迹,像是在遵循着某种看不见的规则运行。
第一条规律:影子的异常总是在她下班回家后出现,尤其是深夜。白天在公司时,无论她工作多忙、压力多大,影子都始终规规矩矩地跟着她,没有任何异常。只有当她回到公寓,彻底放松下来,影子才会开始“活跃”。
第二条规律:影子活动的强度,与她白天的职场压力呈正相关。如果白天工作轻松,没有被李胜“谈话”,也没有遇到难缠的同事,影子的异常就很轻微,可能只是手指偶尔颤动一下,或者保持几分钟僵硬的姿势;但如果白天压力很大,比如被李胜批评、被同事甩锅,或者被迫留下来“自愿加班”,影子的活动就会变得剧烈而频繁——它会在墙上模拟敲键盘的动作,敲得飞快,像是在赶一份紧急的报表;会模拟打电话的姿态,头微微偏向一侧,手臂抬起,像是在和谁激烈争执;甚至会模拟她被批评时的样子,肩膀塌陷,头微微低下,透着一股压抑的委屈。
第三条规律:影子的所有行为,几乎都是在复刻她白天的工作状态。她白天写了多久的邮件,晚上影子就会“敲”多久的键盘;她白天接了几通难缠的客户电话,晚上影子就会“打”几通虚拟的电话;甚至连她白天因为焦虑而轻咬指甲、因为思考而轻点太阳穴的小动作,影子都会完美复刻,一丝不差。
它就像一个沉默的、被无形丝线操控的夜间傀儡,重复着她白天在公司里的一切,不分昼夜地“加班”。
林薇尝试过对抗。
她首先想到的是“切断光源”。既然影子是光的产物,那没有光,影子就不会出现了吧?于是她每天晚上回到家,就把所有的灯都关掉,让公寓陷入彻底的黑暗。起初,这方法似乎奏效了——黑暗里没有影子,她也没有再看到那些诡异的画面。可没过两天,新的问题出现了。
即使在黑暗中,她也能“感觉”到影子的存在。她会在睡梦中隐约听到“敲击键盘”的声音,那声音很轻,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却又清晰地钻进她的耳朵;她会在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手臂保持着敲键盘的姿势,酸胀不已;甚至有一次,她在黑暗中摸索着去客厅喝水,不小心撞到了茶几,膝盖传来一阵剧痛,可她却清晰地“看到”,黑暗中,一个模糊的影子正蹲在茶几旁,捂着膝盖,和她做着同样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