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此为证,生生世世,必来寻你。”

然而私情败露,父亲震怒。恰逢金兵围城,王北辰随父出征。而我,在被逼出嫁的前夜,吞金自尽……

我猛地从床上弹坐起来,枕头已被泪水与冷汗浸透。

接下来的日子,我仿佛分裂成了两个人。白天的我是研究生刘念,理性地分析铜镜的合金成分、锈蚀程度;夜晚的我却成了张婉儿,亲身经历着国破家亡下的生离死别。

我开始害怕入睡,却又在清醒时,不由自主地去摩挲那些碎片,仿佛能从中汲取某种虚幻的慰藉。

锁骨下的胎记,成了梦与现实之间的开关,频繁地隐隐作痛。

2 铜镜阴影

为修复铜镜,我几乎住进了图书馆和档案馆。

在一本泛黄的野史古籍中,我发现了这面铜镜的真正起源。

野史记载,这面铜镜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由宫廷铸镜师李淳风亲手打造。安史之乱期间,流落民间。

在一本泛黄的《东京梦华录》残卷注释中,我读到一句:“王将军子北辰,赠镜张氏女,未几,城破,二人皆殁,镜亦不知所踪。”

在一份明朝的地方志野史里,提及一位获得古镜的盐商“不逾年,阖家暴毙,镜现于凶宅”。

某份民国收藏家的札记则记载,一位青楼名妓偶得古镜,视若珍宝,不久后竟用一缕白绫,在房梁结束了自己如花生命,镜悬其下。

这些散落在时间长河里的碎片,被我一点点拼凑起来。一个恐怖的轮廓逐渐清晰:这面镜子,仿佛被厄运缠绕,但凡与之紧密接触的主人,都不得善终。梦里那所谓的浪漫传说,底下涌动着的竟是不祥的暗流。

一周后的深夜,我独自在工作室加班。门外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停在门口。门把手,被缓缓拧动。

我抓起桌上的裁纸刀,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谁?”

门外瞬间寂静。我鼓起勇气拉开门,走廊空无一人,只有一枚冰凉的、形制古朴的玉佩静静躺在地上——与我梦中,那位太师之子所佩,几乎一模一样!

第二天,我发现工作台上的碎片被人动过,几片关键的残片被摆成了一个诡异的、仿佛窥视的眼睛形状。

手机开始接到匿名信息:

“他知道你醒了。”

“别信他。”

“这一次,你会死得更惨。”

一股寒意从脊椎往上窜。这些不是恶作剧,有人,或者说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盯着我。

3 拍卖会的交锋

一周后,博古斋举办了一场高端古董拍卖会。

拍卖会上,名流云集。

我作为工作人员,端着酒水穿梭其间。低头为一位客人服务时,一个低沉的声音自身侧响起:

“谢谢,我不喝酒。”

这声音……像一道惊雷劈中了我。我猛地抬头,撞进一双深邃的眼眸里。那张脸——我夜夜在梦中描摹、刻入骨髓的脸,此刻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不同一的是,此刻的他,穿着剪裁合体的现代西装,气质冷峻,不怒自威。

“王……”我呼之欲出。

他也明显怔住了,看我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以及一种……穿透时光的、深沉的痛苦与探寻?

“王总——”他身边妆容精致、光彩照人的女伴——当红女星秦雨薇,立刻察觉到了异样,挽紧了他的手臂,目光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落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