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沈渊似乎满意了些许,嗯了一声:“一路劳顿,先回你以前的院子歇着吧。缺什么,跟你……柳姨娘说。”他顿了一下,终究没说出“母亲”二字。

柳芸娘脸上笑容温婉依旧,袖中的手却微微收紧。

“是。”沈清音应道,目光平静地迎上柳芸娘,“不劳柳姨娘费心,女儿的用度,按侯府嫡长女的旧例即可。若库房支取不便,女儿可自行料理。”

柳芸娘笑容不变:“清音这是说的哪里话,姨娘岂会短了你的用度?只是如今府中开销甚大,许多旧例……怕是有些不合时宜了。回头姨娘让人重新拟份单子给你过目。”

沈清音不再多言,再次向沈渊行了一礼,便由着一个被指派来的、面带怯色的小丫鬟引路,朝着记忆中的“清音院”走去。

身后,隐约传来沈清月娇嗔的抱怨和沈弘文不满的嘟囔,以及柳芸娘温声的安抚和沈渊略带疲惫的呵斥。

她置若罔闻。

清音院位置偏僻,显然久未有人精心打理。院墙边母亲亲手栽种的湘妃竹枯死了大半,剩下的也蔫黄无力。推开院门,一股清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家具摆设蒙着薄灰,窗棂上的纱绢泛黄破损,院子里更是杂草丛生。

领路的小丫鬟惴惴不安地偷瞄她的脸色。

沈清音却只是淡淡扫了一眼,吩咐道:“打水,清扫。”

她的声音不大,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小丫鬟连忙应声而去。

独自站在荒芜的庭院中,沈清音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腐朽与荒凉,却也带着一丝……自由的味道。

这高门侯府,锦绣牢笼,她回来了。

不再是三年前那个天真懦弱、任人拿捏的沈清音。

城南别苑三年,青灯古佛相伴是假,蛰伏磨砺是真。母亲留给她的,不仅仅是那些看似被柳芸娘把持住的明面嫁妆,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几个忠心不二、散落在各地的旧仆,以及,母亲身为安阳长公主,来自皇家的隐秘人脉和力量。

这三年,她读的不是女戒,而是史策谋略;学的不是女红,而是经营之道;练的不是琴棋书画,而是……人心算计。

她伸出指尖,轻轻拂过一片枯黄的竹叶。

母亲,您看到了吗?我回来了。

那些属于您的东西,女儿会一件一件,亲手拿回来。

那些亏欠我们的人,女儿会一个一个,让他们付出代价。

这镇北侯府的天,是时候该变一变了。

第一步,便是要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侯府内,寻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柳芸娘经营多年,树大根深,硬碰硬绝非良策。她需要耐心,需要时机,更需要——钱和人。

母亲留下的嫁妆,是时候清点一下了。还有那些散落的旧人,也该逐步召回。

她睁开眼,眸中锐光一闪而逝,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夕阳彻底沉入西山,暮色四合,给荒凉的庭院更添几分阴冷。

沈清音却觉得,血液里有什么东西,正在慢慢苏醒,变得滚烫。

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小丫鬟提来了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