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三:营销。】“又是那些只会鬼叫的主播在推,能是什么好东西。”——对。我停掉了所有廉价的直播带货,反其道而行之,把有限的预算,全部砸给了几个最顶尖的、以“毒舌”和“说真话”著称的成分党博主。我不给他们钱,只给他们产品和无限的检测授权,好不好用,让他们用数据说话。
三个月后,“水漾之谜”以一个全新的名字——“公式”,重新上市。没有发布会,没有广告,只有几个头部博主几乎同时发出的一篇深度测评。引爆,只用了一个晚上。
所有被旧包装、旧营销劝退的潜在用户,瞬间回流。她们发现,这个曾经被自己鄙视的“垃圾”,竟然脱胎换骨,成了一个冷峻、专业、充满诚意的“成分猛药”。而它的价格,只有那些国际大牌的十分之一。
断货,补货,再断货。我的手机每天都在被银行的入账短信轰炸。半年后,我不仅还清了刀哥的所有债务,连本带息,还把他发展成了我的第一个线下渠道商。
我拿着钱,把父母那套老破小赎了回来,重新装修了一遍。站在窗明几净的客厅里,我没有一丝成功的喜悦,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方法,可行。
超市里,还有多少座这样的金矿,在等着我?
3
第二个项目,来得比我想象的更快。这次的坐标,是超市的进口零食区。一对打扮时髦的年轻情侣,正在为了一张演唱会门票吵得天翻地覆。
“周凛的演唱会!我提前半年就跟你说了!你现在告诉我你没抢到票?”女孩的声音尖利得像能划破薯片包装袋,“我不管!你要是能搞到两张内场票,我就……我就不跟你分手了!”
男孩几乎要哭了:“姑奶奶,那不是抢,那是搏命!官方票秒没,黄牛票炒到三万一张,我拿头给你买啊?”
“我不管我不管!别的姐妹男朋友都搞得到!”
我默默地啃着手里的试吃海苔,在备忘录里打下【周凛演唱会】、【门票稀缺】、【黄牛泛滥】、【情感硬通货】。
这个梗,用烂了。所有人都盯着“票”本身,想着怎么去抢,怎么去炒。但市场需要新的刺激。我闭上眼,过滤掉他们的情绪,开始分析底层的逻辑。问题的核心,真的是票少吗?不,是渠道的混乱和安保的无能,才给了黄牛生存的空间。
与其去抢那几万张票,为什么不把整个“场子”都控下来?
我的玩法,是升维打击。
我注册了一家安保公司,名字很俗,叫“金盾”。我招募的不是普通的保安,而是一批退伍的特种兵,用远高于市场的价格。然后,我找到了周凛的经纪公司,我没跟他们谈钱,我跟他们谈“安全”。
“我知道,你们最大的痛点,不是票卖不出去,而是每一次演唱会都会上社会新闻。”我对周凛那个比他还傲慢的经纪人说,“粉丝踩踏、黄牛打架、私生饭冲撞,这些负面新闻,正在透支你家艺人的商业价值。而这一切,都源于你们那套形同虚设的安预案。”
我递给他一份文件。“这是我做的方案。从线上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的强绑定电子票系统,到线下三重安检通道,再到场内网格化责任区,以及一支随时待命的防暴处突小组。我能保证,你的演唱会,连一只黄牛都飞不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