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陌生男生悻悻离开。苏雨一抬眼,正好看见站在不远处的林晨,她微微一愣,随即对他展露了一个浅淡而友好的笑容,仿佛在说“看,我帮你守住了”。

林晨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回座位,低声道:“谢谢。”

“不客气。”苏雨的声音很轻,带着图书馆特有的静谧感,“也该我谢谢你这段时间帮我占座,还有……”她顿了顿,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桌上那瓶她刚打开喝了一口的、与林晨之前买的同品牌同口味的奶茶,“那些莫名其妙的幸运饮料。”

林晨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知道了?或者,至少是察觉到了什么。

从那天起,两人之间那层无形的墙壁仿佛被凿开了一道缝隙。苏雨开始会在他坐下时,轻声向他请教一些关于数据逻辑或者论文格式的问题;会在休息间隙,自然而然地将一盒薄荷糖推到他手边;会在离开图书馆时,不再是无声地消失,而是对他点头示意,用口型说声“先走了”。

林晨的“通关法则”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裂纹。他会因为手机震动而期待是她的消息(尽管他们并未交换联系方式),会在她靠近时闻到那淡淡的洗发水香气而心神不宁,会在她向他道谢时,笨拙地回应“没关系”,然后暗自懊恼词汇的贫乏。

最让他措手不及的,是苏雨发出的邀请。

那是一个周五的傍晚,林晨正收拾书包准备离开,苏雨却叫住了他。

“林晨,明天市美术馆有一个当代科技艺术展,听说有很多编程和交互设计的作品,”她语气带着些许试探,“你有兴趣一起去看看吗?”

林晨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去看展?这意味着图书馆之外的、明确的、带有社交性质的单独相处。这完全超出了他“默默守护”的行动纲领。

他的理性在尖叫着拒绝,但看着苏雨那双清澈而带着期待的眼睛,到嘴边的话却变成了一个干巴巴的:“好。”

那个“好”字出口的瞬间,他清晰地听到内心那堵高墙发出了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

看展的过程比林晨想象中要轻松。面对那些由代码和光影构成的奇幻世界,他找到了熟悉的领域,甚至能就几个作品的实现技术低声向苏雨解释几句。苏雨听得认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眼神里带着真实的欣赏。那一刻,林晨恍惚觉得,自己那些在旁人看来枯燥无比的技能,似乎也拥有了打动人的力量。

然而,真正的冲击波来自苏雨的生日聚会。

林晨本不打算参加,他习惯了边缘的位置。但苏雨亲自来到他宿舍楼下,将一张手写的、画着可爱笑脸的邀请卡塞到了他手里。“一定要来。”她说。

聚会地点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清吧包厢里。林晨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苏雨的朋友,大多是文学院活泼开朗的女生,以及几个像张霖学长那样,看起来就非常“主流”且优秀的男生。林晨选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异次元的观察者。

气氛热烈,蛋糕、礼物、游戏、起哄……林晨安静地喝着杯中饮料,看着被朋友们环绕、笑得开心的苏雨,觉得她和自己仿佛是来自两个世界的人。

直到那个游戏——“寿星坦白局”。

一个女生起哄道:“小雨,快说说,在场有没有你欣赏的异性类型?不许打马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