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三下午,北京的秋天总是来得早,空气里夹杂着落叶的腐香和街边烤栗子的甜腻。李明从地铁口钻出来,领带歪了,手机里是老板的语音消息:“明子,这个提案再改改,明天开会。”他叹了口气,二十八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日子像复制粘贴的PPT,一页页翻过去,没什么惊喜。
他拐进街角的咖啡店,想点杯美式提神。店里人不多,吧台后是个女孩,短发齐耳,戴着黑框眼镜,围裙上绣着小猫图案。她抬头笑了笑:“欢迎光临,要点什么?”
“美式,少冰。”李明说,掏出手机扫码付钱。就在他低头的那一刻,手一抖,咖啡杯倾斜,褐色的液体泼洒在她围裙上。
“哎呀!”女孩惊呼一声,但没生气,只是低头看着那摊渍迹,扑哧笑出声,“你这是给我染布啊?”
李明脸红到耳根,赶紧抽纸巾递过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赔,我赔围裙!”
她摆摆手,眼睛弯成月牙:“没事,围裙洗洗就好。你这咖啡我请了,当赔罪。”她转过身,从架子上取下另一个杯子,熟练地拉花,递给他时,还多加了勺糖,“下次别这么急,人生不是提案,慢慢来。”
李明接过杯子,指尖触到她的手,温热的,像秋阳洒在湖面。他点点头,喃喃道:“谢谢,我叫李明。”
“小雨。”她眨眨眼,“记住,下次别洒了。”
那天晚上,李明躺在出租屋的单人床上,盯着天花板上的霉斑,回想她的笑。出租屋在五环外,二十平米,月租三千五,家具是淘宝买的便宜货。窗外是永不停歇的车流声,他忽然觉得,这城市没那么冷了。
第二天,他又去了那家店。小雨看到他,笑着问:“今天不洒?”
“不洒。”他故作镇定,“其实,我想问,你下班后有空吗?请你吃顿饭,赔罪。”
她想了想,点点头:“好啊,但别太贵,我可不是爱吃西餐的。”
他们的第一次约会,就在街边的小馆子。点了麻辣烫和凉皮,小雨吃得津津有味,筷子夹起一根粉丝,蘸了酱:“你知道吗?这家店的老板是东北人,酱料是祖传的。来,尝尝。”
李明咬了一口,辣得直吸气,她笑弯了腰:“你这南方人,果然不经辣。”
“我是江苏的,小时候吃米饭长大。”他擦擦嘴,望着她,“你呢?北京土著?”
“不是,山东来的,爸妈在老家种地,我大学毕业来北京闯荡,当服务员。”小雨的语气平淡,却带着股倔强,“总得试试,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那天,他们聊了三个小时,从童年趣事到职场吐槽。李明说起大学时追女生的糗事,她笑得前仰后合:“你这文案脑子,怎么不写情书去?”
“情书写不好,怕被退稿。”他耸肩,心里却暖洋洋的。散场时,天已黑,街灯拉长他们的影子。小雨裹紧外套:“谢谢你,明哥。下次我请。”
从那天起,李明成了咖啡店的常客。每天中午,他准时出现,点一杯美式,坐在角落看书。小雨忙碌间隙,会过来聊两句:“今天提案过了吗?”
“过了,老板夸我灵感来了。”他笑,“多亏你那勺糖。”
小雨的笑容,总像雨后初晴的蓝天,清澈却不刺眼。渐渐地,他们的聊天从闲话家常,变成了深夜微信。一次,李明加班到凌晨两点,发消息抱怨:“老板是吸血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