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出另一块更大的石头,重复了一遍。
结果一模一样。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我让莉娜帮我用水漏计时。我将一块石头举到和视线平齐的高度,然后松手,在她喊“开始”的同时,我记下石头到达我头顶一块特定岩石的时间。
一次,两次,三次……我换了不同重量的石头,反复测量。
数据逐渐清晰起来。尽管非常粗糙,但结论是明确的:所有物体,无论轻重,向上飘飞的加速度,是完全一样的。
伽利略的斜塔实验,在这个颠倒的世界,同样成立。
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忘了自己身上还绑着绳子。
“你在干什么?”莉娜满脸困惑,“不就是把石头扔进‘天幕’吗?我们小孩子都玩这个。”
“不,你不懂!”我兴奋地抓住她的肩膀,“这不是扔!这是……这是在验证世界的法则!”
莉娜被我吓了一跳,眼神里充满了关爱智障儿童的同情。
我没法跟她解释清楚。但我知道,我找到了开启这个世界真相的第一把钥匙。
我看着那块小石头,它正在加速,向上,向上……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中成型。如果,我给这块石头一个初始的、向“下”的速度,它会怎么样?
我捡起一块石头,用尽全身力气,朝着“下方”,也就是浮空岛的岩石地面,砸了过去!
石头并没有像在地球上那样,砸在地上,然后弹起来。
它在空中划过一道诡异的、向上的抛物线,飞行的速度先是变慢,在某个瞬间,向下的速度减为零,然后,开始掉头,以那个该死的、恒定的加速度,向上,向“天幕”飞去。
我看着那道抛物线,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不是我大学物理课本里的标准习题吗?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
我忍不住放声大笑。
我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
这个世界的物理法则,不是颠倒的,只是被镜像了!这个把万物推向天空的力,和把我们吸向地面的力,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东西!
我需要一个苹果。一个砸向天空的苹果。
然后,我,程序,就要成为这个世界的,艾萨克·牛顿。
55
要成为牛顿,光有理论是不够的,我需要工具。
我把目标锁定在了碎岩城的铁匠铺。莉娜告诉我,那里的老铁匠,是整个浮空岛最好的工匠。他打造的“锚钉”和“锁链”,是维系这座城市不被“天风”吹走的关键。
我拿着一块在拾荒时捡到的、密度极高的黑色金属矿石,走进了那间叮当作响的铁匠铺。
铺子里很热,一个赤-裸着上身、肌肉虬结的老人,正在捶打一块烧红的铁。他就是老铁匠,哈根。
“年轻人,有什么事?”哈根头也不抬,声音像他的锤子一样沉重。
“我想请您帮我打造一个东西。”我说着,把我画的图纸递了过去。
那是我熬了一晚上画出来的。结构很简单:一个用齿轮和发条驱动的绞盘,连接着一个可以伸缩的钩爪。最关键的部分,是在绞盘的另一端,我设计了一个可以悬挂重物的挂钩。
哈根拿起图纸,浑浊的眼睛眯了起来。“这是什么?一个抓东西的玩具?”
“不,”我认真地说,“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往下’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