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切又太过井然有序了。
没有挣扎的痕迹,没有丢失的财物,门窗紧闭,是从内部反锁的。
一个完美的密室。
法医初步判断是中毒,具体毒物待查。
死因明确。
真正让陈静这个经验丰富的刑警感到棘手的,是现场留下的两样东西。
一样是书桌上摊开的那本柏拉图的《理想国》,某一页被刻意折了角。
折角的那一页,正好是关于“洞穴隐喻”的著名段落。
而在书页的空白处,是用死者血液画了一个简单的逻辑符号“→”。
另一样,是在死者脚边发现的一张巴掌大小的羊皮纸。
上面用优雅的花体字写的一行古希腊文。
陈静调动了自己所有的刑侦知识,也无法将这两样东西与一起冷血的谋杀案联系起来。
它们像是不属于这个现场的幽灵,是凶手故意留下的充满嘲弄的签名。
“陈队,”技术队的同事报告,“门窗检查过了,没有暴力闯入和技术开锁的痕迹。
室内除了死者的指纹和近期来访的几名学生的指纹,没有发现明显的陌生指纹。”
“凶手……像空气一样。”
陈静揉了揉眉心。
直觉告诉她,这起案子非同寻常,常规的侦查手段可能无效。
凶手具备极高的智商,并且,似乎在通过犯罪表达某种理念。
她想起了前辈的提醒:如果遇到涉及冷门知识或符号体系的怪案,可以去市立图书馆找一位叫沈墨言的顾问。
“准备好现场照片,特别是那本《理想国》折角页和那张羊皮纸的高清复印件,”陈静对助手吩咐道,“我们去图书馆。”
一小时后,陈静在古籍修复室里见到了沈墨言。
他给她的第一印象是极其的干净。
苍白的皮肤,几乎没有血色的嘴唇,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裤子,整个人像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
他的眼神清澈,却缺乏常人应有的情感温度,看她的方式,更像是在扫描一件物品。
陈静简要说明了来意,将现场照片和羊皮纸复印件递了过去。
沈墨言没有立刻去接,而是先戴上了那副白色手套。
然后,他才接过文件,目光落在照片上。
他看得很快,几乎是扫视。
当看到那张羊皮纸复印件时,他的视线停留了几秒。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 ἢ ἄλλος σου τάφος γενήσεται.” 他轻声读了出来,发音准确而冰冷。
“什么意思?”陈静立刻问。
“直译为:‘认识你自己,否则他人将成为你的坟墓。’”
沈墨言抬起眼,看向陈静,“这句话篡改了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原箴言是劝诫人类认清自身的有限性,而这句话……将其扭曲为一种关于身份认知暴力的威胁。逻辑核心是:如果不能完成真实的自我认知,你的存在将被他人定义的‘认知’所终结。”
陈静感到背脊一阵发凉。凶手不仅在杀人,还在进行一场晦涩的哲学辩论。
“你能从这些文本里,读出更多吗?”陈静追问。
沈墨言沉默了片刻,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那张羊皮纸复印件上轻轻划过,尽管隔着手套,什么也感觉不到。
“仅凭这些信息,模型构建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