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注是姑娘所写?」
「闲时随手记下,见笑了。」
我们就书中一处河道治理的论述交谈起来。她言辞简洁,却总能切中要害,有些观点让我颇受启发。
「姑娘博闻强识,佩服。」
「客人亦非俗流。」
窗外天色渐暗。
「叨扰许久,该告辞了。」我放下书册。
「客人若对水利感兴趣,青州府志中或有更详尽的记载。」
我看向她。
她神色如常:「听口音,客人像是往青州去。」
「是。」
我付了书资,离开书肆。
马车继续前行。我回头望去,书肆已隐在暮色中。
【镜花水月】。倒是贴切。
9
青州富庶,但派系盘根错节。
到任不久,便遇上一桩案子。
本地乡绅赵家侵占民田,逼死人命。
苦主告到县衙。
赵家是地头蛇,与州府官员往来密切。
案卷刚到,说情的帖子就来了。
师爷暗示我:「大人新官上任,此事或可缓议。」
我看着堂下跪着的苦主,老妇满头白发。
「升堂。」
赵家的人很嚣张,证据咬死不认。关键证人突然改口。
案子僵住了。
我看向赵家派来的讼师,他头顶词条是【助纣为虐(未定)】。
再看旁边沉默的赵家账房先生,词条是【牢狱之灾(未定)】。
「退堂。明日再审。」
夜里,我单独提审了那个账房。
他很紧张。
「李账房,」我看着他头顶灰色的词条,「赵家的事,你知情多少?」
「小的……小的不知。」
「若知情不报,按律同罪。」我缓缓道,「但若主动交代,或可酌情。」
他冷汗直流。
我集中精神,看着他那个【牢狱之灾】的词条。头痛隐隐传来,但比之前好些。
「赵家给了你多少封口费?」我突然问。
他猛地抬头,脸色煞白。
「大人怎知……」
「本官还知道,若你继续隐瞒,必受牵连。」
他瘫软在地,全都招了。
第二日升堂,人证物证俱全。
赵家败诉,田产归还,赔银抵罪。
衙役们看我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
10
赵家案子刚了,州衙传来消息,昭阳郡主要来青州「体察民情」。
她果然来了。
车队浩浩荡荡,住进了本地最好的别院。
「陈县令,」她屏退左右,只留我一人,「青州不错,比京城自在。」
「郡主谬赞。」
「那玉佩,可还留着?」
「在。」
她笑了笑,端起茶盏。
「本郡主听说,你一来就办了赵家。雷厉风行,不错。」
「分内之事。」
「分内?」她放下茶盏,声音微冷,「陈观,你可知赵家背后是谁?」
「下官不知。」
「不知最好。」她起身,走到我面前,「记住你的身份。本郡主能让你来,也能让你走。」
她靠得很近,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