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姜沅,你又在胡闹什么?”他开口便是质问,“报名女科?你嫌昨日丢的人还不够吗?还是想用这种方式引起我的注意?”

我正坐在窗下看书,闻言连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淡淡翻过一页书:“首辅大人日理万机,何必关心一个下堂妇的行踪?”

“下堂妇?”他像是被这三个字刺痛,声音陡然拔高,“我何时给过你休书?那贵妾之位,已是看在你我多年情分……”

“情分?”我终于抬眼看他,唇角勾起一抹讥诮,“大人与我的情分,昨日在喜堂上,不是已经当着满堂宾客的面,赏给我了吗?一个贵妾之位,姜沅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沈砚被我噎得一时语塞,脸色阵青阵白。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换了一种语气,带着他惯常的、掌控一切般的“劝导”:“沅沅,别任性了。科举不是儿戏,更非女子该涉足之地。你安分守己待在府中,照顾好阿囡,我保你一生富贵无忧。昨日之事,是我不对,但我身为首辅,有些事身不由己,长安侯府……”

“大人的身不由己,与我何干?”我打断他,声音冷冽,“我如今只想靠自己的双手,挣一份前程,不劳大人费心保我富贵。”

“你!”他眸中怒火升腾,逼近一步,“你以为科举是那么容易的?就凭你当年读过的那几本书?姜沅,别异想天开了!老老实实回来,否则,将来有你后悔的时候!”

“后悔?”我放下书卷,站起身,与他对视,目光清亮如雪,“我姜沅此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年瞎了眼,错把朽木当良人!”

沈砚浑身一震,不敢置信地看着我,仿佛第一次认识我一般。

他拂袖而去,留下一句冰冷的警告:“好!好!姜沅,既然你执意如此,就别怪我未曾给你机会!我倒要看看,你能在这条路上走出多远!”

我看着他怒气冲冲的背影,只觉得心中一片平静。

机会?我早已不需要他施舍的机会。

我要的,是自己闯出来的青云路。

4.

接下来的日子,我几乎住进了书堆里。

外祖家收到信后,虽对我“离经叛道”的行为颇有微词,但终究心疼我这个外孙女,暗中派人送来了大量书籍和银钱,并叮嘱我万事小心。

慈幼局的掌事嬷嬷,亲自挑选了几个识文断字、心思灵巧的孤女,送到我身边做侍女,实则也是帮手。

而那几位隐士大儒,也陆续回了信,或勉励,或指点,甚至寄来了他们多年的读书笔记和科举心得。

我将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备考之中。经史子集,我本就底子不差,当年为了辅助沈砚,我不知陪他翻阅了多少典籍;策论诗赋,我更有自己的见解;至于算术律法,这些看似枯燥的学问,反而更能让我沉静下来,找到逻辑的乐趣和力量。

偶尔,我会抱着阿囡,教她认几个简单的字,给她哼唱儿歌。女儿软糯的声音,是我疲惫时最好的慰藉。

沈砚似乎真的想看看我的笑话,并未在明面上过多阻拦,只是府中用度越发苛刻,偶尔还有些不三不四的风言风语传进来,试图扰乱我心境。

我皆一笑置之。

科举之日,转眼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