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昨天张大爷说的“等不起”,想起外卖员小王急着送单的样子,想起妞妞哭着说“周爷爷我不怕了”——这哪里是“破窗口”,这是街坊们的定心丸啊。
下午的时候,周志国揣着需求本去了拆迁办。李建明的办公室里堆着一摞摞文件,墙上挂着片区规划图,新便民服务中心的位置用红笔圈着,正好盖住了现在的急诊窗口。
“李主任,”周志国把需求本放在桌上,翻开其中一页,“您看,这是近半年的夜间急诊记录,每一条都是真的。上周三晚上,有个孕妇突然腹痛,是急诊窗口先做了初步检查,确认不是宫外孕,才敢让她等家人送医;还有上周五,一个小孩误食了安眠药,是我先催吐,争取了抢救时间……”
李建明翻了两页,又把本子推回去:“周医生,这些个案很感人,但规划不能改。您要是觉得委屈,我可以帮您申请拆迁补偿,或者协调新医院的岗位,待遇肯定比现在好。”
“我不是要补偿,也不是要岗位。”周志国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我就是想让您听听老人们的话,看看他们晚上有多难。您要是有空,今晚来急诊窗口看看,会有老人拄着拐杖来拿药,会有年轻人匆匆跑来处理伤口——这窗口不是可有可无的,是他们的救命窗口啊。”
李建明皱了皱眉,没再说话,只是指了指门口:“您先回吧,我还要忙。有消息我会通知您。”
周志国拿起需求本,走出拆迁办的大楼。外面的太阳有点晃眼,他抬头看了看天,心里却沉得很。他沿着老城区的路往回走,路过张大爷家楼下时,看见张大爷正坐在门口择菜,旁边放着那个熟悉的小板凳。
“周医生,怎么愁眉苦脸的?”张大爷抬头看见他,放下菜站起来,“是不是急诊窗口的事黄了?”
周志国愣了愣,才想起昨天跟张大爷提过一嘴拆迁的事。他走过去坐下,把拆迁办的回复说了一遍,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沮丧:“可能……真的保不住了。”
张大爷没说话,只是拿起小板凳上的布袋子,从里面掏出一叠纸——是他自己写的“夜间急诊故事”,歪歪扭扭的字,却记得很清楚:“2023年5月6日,我夜里心绞痛,周医生给我量血压,还送我回家”“2023年8月10日,小王摔破腿,周医生免费给包扎,还让他喝了杯热水”……
“周医生,你别灰心。”张大爷把纸塞给他,手背上的青筋凸起,“这窗口不是你一个人的,是咱们整个社区的。明天我就去医院门口征集签名,让拆迁办看看,多少人需要这个窗口!”
周志国捏着那叠纸,指尖传来纸的粗糙感,心里却慢慢暖了起来。他看着张大爷认真的样子,突然就想起需求本里的那句话——“守住窗口,就是守住街坊的希望”。
那天晚上,急诊窗口的灯依旧亮着。周志国坐在里面,给一个加班回来的姑娘处理了手指上的伤口,又给晚归的老人拿了降压药。关窗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他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又看了看窗台上的绿萝——叶子在灯光下泛着光,像一颗小小的星星。
他想,不管有多难,这个窗口的灯,他得再试着亮一会儿。3、微光汇聚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