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刚蒙蒙亮,老城区的石板路还沾着露水,张守义就推着小推车出了门。车上放着他连夜准备的东西: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铺在折叠小桌上当桌布;一沓泛黄的稿纸,是他托社区打印店印的“急诊窗口守护签名书”;还有个掉了瓷的搪瓷缸,里面泡着昨晚晾好的菊花茶——周医生爱喝这个,他想着等会儿给送去。

推车轱辘压过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惊飞了墙根下的麻雀。路过巷口的早点摊时,老板王师傅正掀开蒸笼,白花花的热气裹着肉包的香味涌出来,看见张守义就喊:“张大爷,这么早去哪?您常买的肉包,我给您留了俩!”

“不了不了,”张守义摆摆手,脚步没停,“去医院门口占位置,晚了怕没地儿。”

王师傅探头看了看他车上的东西,琢磨了会儿就明白了,赶紧用油纸包了四个肉包塞过去:“您拿着!给周医生也带俩,他值夜班辛苦。这窗口要是拆了,我半夜切到手都没地儿包扎,我也得去签名!”

张守义捏着温热的油纸包,心里暖烘烘的。他推着车继续走,路过晨光社区医院门口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急诊窗口的灯还亮着——周志国应该刚查完房,正准备换白大褂。张守义把小桌支在窗口斜对面的老槐树下,槐树叶上的露水滴在蓝布上,晕出小小的湿痕。他把“急诊窗口守护签名书”摊开,又从兜里掏出半截铅笔,压在稿纸一角,才对着窗口喊:“周医生,我来啦!”

窗口的玻璃“咔嗒”一声推开,周志国探出头来,眼里还带着点刚值完夜班的疲惫,看见张守义的小桌就笑了:“您怎么这么早?快进来喝杯热茶,外面凉。”

“不进了,”张守义拍了拍桌上的签名书,“我在这儿等街坊,一会儿人就多了。您那杯菊花茶,我泡好了放车上,凉了您记得喝。”

周志国点点头,正想说什么,就看见巷口传来自行车的铃声——是送牛奶的小李,车筐里装着玻璃瓶牛奶,叮当作响。小李看见槐树下的签名书,停下车问:“张大爷,这是干啥呀?”

“给急诊窗口签名!”张守义指着窗口,“你上次送牛奶摔了,膝盖上的伤不是周医生给你包的?这窗口要是拆了,你再摔着,得绕三公里去大医院!”

小李赶紧掏出笔,在签名书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那我必须签!上次我膝盖流血,周医生还帮我把牛奶送完了,不然客户该投诉了。”他签完字,又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我发朋友圈,让我们送奶的兄弟都来支持!”

太阳慢慢爬上来,老城区的人多了起来。买菜的大妈提着菜篮子路过,听张守义说完,都停下来签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想起孩子半夜发烧是急诊窗口先给退的烧,也拿起笔;就连平时不爱凑热闹的修鞋匠老陈,也放下手里的活,走过来签了名:“去年冬天我冻得手抽筋,是周医生给我开了冻疮膏,还让我在急诊室烤了会儿暖气。这窗口,不能拆。”

签名书的页数渐渐厚了,张守义的手有点酸,却越忙越精神。他给每个签名的人都递上一张小纸条,上面是他手写的“夜间急诊故事征集”,说:“要是你们有跟急诊窗口的故事,就写下来,咱们一起给拆迁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