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夜不能寐,闻江上传来断续笛声,忽然起身,在窗纸上写下一首《蝶恋花》: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写罢,她推窗,把整张窗纸撕下,折成一只小船,放进秦淮河。
纸船在冰水里打了个旋,瞬间被浪吞没。
七、尾声:雪夜孤灯,一个决定
十二月二十四,建康大雪。
驿报再至:赵明诚在楚州北门中箭,下落不明。
李清照披着狐裘,立在尊经阁石阶上,雪片落在睫毛,化成水,像泪却不是泪。
她忽然转身,吩咐老仆赵升:
“备车,去楚州。”
赵升惊道:“敌兵已在六合,娘子此去九死一生!”
她抬手,拂去碑上的雪,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
“若他死了,我要把他的名字,亲手刻进碑里。
若他还活着——”
她顿了顿,雪光映得她眼底一片锋利:
“我要和他一起,把这条命,钉在黄河岸上。”
雪夜孤灯,她驱车北上,
却不知,等待她的将是乌江边的骨匣、
湖州府库的夺印、
以及大理寺狱墙上,
用血写下的《夏日绝句》。
第四章 生当作人杰
生当作人杰
敌兵破城!她抱碑沉江,血书《夏日绝句》震退金骑
一、建康陷落:血与火的端午
靖康二年五月初五,建康本应龙舟竞渡,却满城缟素。
敌兵东路军攻破宣化门,守将杜充献城。
李清照押运的最后三车金石,尚泊于秦淮河码头。
她头戴白巾,腰束乌绦,手执铜虎符,拦在府学尊经阁门前:
“碑在人在,碑亡人亡!”
敌兵小队冲至,火把照出她一双血丝密布的眼。
她忽然高声背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裂屋瓦。
敌兵一愣——听不懂,却被那气势震得倒退半步。
就这一瞬,老仆赵升点燃预先备好的火油,“轰”一声烈焰封路。
三车金石,连同《泰山金刚经》未剪本,尽付一炬。
李清照在火光里转身,白布飘起,像一只不肯落地的鹤。
二、乌江收骨:六月飞霜
六月,她沿长江西上,孤身赴乌江。
赵明诚的遗骨,被溃兵草草埋在楚州城北废垒。
她刨开黄土,第一眼看见——
一块被血浸透的《金石录》卷三册页,紧紧攥在亡夫指骨间。
骨已灰白,墨迹尚黑。
她跪在泥水里,用袖子去擦,却越擦越脏。
忽然,背后铁蹄声。
一队敌骑巡江。
她解开包袱,取出仅剩的一方“山河”铜印,高举过顶:
“赵明诚之妻,收夫骨归葬。”
敌骑百夫长以汉语喝问:“宋之败将,何敢言葬?”
李清照抬头,目色如电:
“败将亦人杰,汝辈安知?”
百夫长竟驻马。
半晌,掷下一句话:“日落前离开,过江一步,即是我功。”
她背起骨匣,沿江疾走。
夜里,在乌江亭,她一笔一划,把亡夫名字刻进亭柱:
“宋故莱州太守赵明诚之墓——妻李清照立。”
刻完,把断剑横在碑前,低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