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清照解下腰间玉佩——母亲遗物,抛进船老大掌心:

“把碑箱全装上,龙王若要收,先收我。”

船行到河心,风忽然转向,一排浪头拍在船舷,箱子滑向甲板。

她扑过去,整个人压在箱上,指甲抠进木板,血顺着指缝渗进墨拓。

那一刻,她口中喃喃的,不是经文,是一首从未写完的《行香子》: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三、十月莱州:城头第一次挂红灯

十月初二,莱州城。

赵明诚到任即封仓、籍军器、籍马,夜阅图册,日巡城堞。

李清照把《金石录》手稿按卷帙编号,分藏于鼓楼、府库、文庙三处,“一处被焚,尚有其二”。

十月初七,金骑前锋已至掖县,距莱州六十里。

赵明诚下令:城头挂红灯三盏,示警;百姓愿走者,开西门;愿守者,登城。

李清照却披甲——一件男式狻猊铠,腰佩“山河”小剑,亲自巡城。

她在垛口写下《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写罢,把墨迹未干的纸贴在城门背面:

“若城破,此即遗言;若城全,当留与后人。”

四、十月十五:血与墨同在

十五日夜,敌兵蚁附登城。

赵明诚提刀守北门,李清照守南门。

她不会使大刀,便抱石砸云梯;箭矢射来,她用拓碑的毡毯挡。

鏖战至三更,敌兵忽退——西路军主帅宗翰在太原受阻,东路孤军不敢深入。

莱州解围。

赵明诚浑身是血,在城头找到她。

她正用一块破布蘸水,擦拭《郑固碑》上溅到的血迹。

血渗进石纹,像给汉隶添了朱色。

赵明诚哑声:“人没事就好。”

李清照却反问:“碑有事,人怎能没事?”

她摊开掌心,一道深可见骨的刀痕,血滴在碑上,与古人之血融为一体。

五、十一月:楚州烽火,夫妻分道

十一月,敌兵转攻楚州(今淮安),淮南告急。

朝廷急调赵明诚改知楚州,仍兼京东路兵马钤辖,即刻赴任。

李清照却要押运最后一批金石溯运河北上建康,呈缴朝廷,以充军饷。

临别夜,两人在莱州驿馆。

灯芯结了花,爆出一声轻响。

赵明诚把一方铜虎符塞进她手里:

“若建康不守,渡江去江西,找岳鹏举。”

李清照反把虎符挂回他颈上:

“你若战死,我携碑沉江,不令敌兵得一石一拓。”

赵明诚忽然抱住她,像抱住一柄易碎的剑。

她听见他胸腔里擂鼓般的心跳,也听见自己说:

“明诚,我等你。十年、二十年,都等。

但你要记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六、十二月建康:江雾里的《蝶恋花》

十二月,李清照抵达建康,敌兵已破真州,江面漂满残桅断橹。

她把十五车金石卸在江宁府学尊经阁,亲写清单:

“……《石经》残字一百七十三片,《郑固碑》全拓二轴,《泰山金刚经》未剪本七册……”

墨迹未干,敌兵前锋已至采石矶。

建康城昼夜戒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