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得很笃定,眼神里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认真。林溪愣在原地,看着他,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她没再问“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只是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
那晚的月色很好,清清凉凉地洒在地上,也洒在两个少年少女悄悄悸动的心上。他们都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那些藏在打闹里的在意,那些藏在试探里的喜欢,那些藏在眼底的波澜,终究是瞒不住了。
只是,谁都没有先开口。他们像两只胆小的蜗牛,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试探着对方的温度,却又在快要碰到的时候,缩回壳里,只留下满心的期待和忐忑,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他们都不知道,那个时机,很快就要来了。
3 聚光灯下的酒意
大学开学那天,A大校门口人潮涌动。林溪拖着行李箱,看着眼前气派的校门,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转身时,撞进一个熟悉的怀抱。
“走路不看路?”周翊的声音带着点笑意,从头顶传来。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背着双肩包,比高中时又高了些,眉眼间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
林溪脸一红,往后退了半步:“你怎么在这?”
“报道啊。”他扬了扬手里的报到单,“不然呢?”
原来,他们不仅考上了同一所大学,甚至被分到了相邻的宿舍楼。
这个发现让林溪心里甜滋滋的,却又忍不住嘴硬:“谁问你这个了,我是说……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猜的。”周翊挑眉,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走吧,先去报到。”
他的背影挺拔宽阔,林溪跟在后面,看着他轻松拎起自己那箱沉甸甸的书,忽然觉得,好像无论到了哪里,他都会在她身边。
大学生活比高中自由了太多,却也多了距离。他们分属不同的院系,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有时一整天都见不上一面。林溪加入了文学社,常常泡在图书馆;周翊则成了篮球队的主力,训练和比赛排得很满。
但他们总有办法出现在对方的生活里。
林溪会算好周翊训练结束的时间,带着一瓶冰镇的运动饮料,假装是“路过”篮球场;周翊会在林溪社团活动结束的晚上,算准她回宿舍的路线,“恰巧”也要去超市买东西,陪她走一段夜路。
偶尔在食堂遇见,周翊会端着餐盘坐到林溪对面,不动声色地把她碗里的香菜都夹到自己盘里;林溪会在周翊低头吃饭时,偷偷把他喜欢的酱肘子往他那边推一推。
周围渐渐有同学看出了端倪。林溪的室友打趣她:“小溪,那个总来找你的周翊,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啊?每次看你的眼神,都快拉丝了。”
林溪红着脸否认:“别瞎说,我们是发小,纯友谊。”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像被羽毛挠过,痒痒的。她偷偷观察周翊,发现他身边也有不少示好的女生,有送水的,有递情书的,还有在篮球场边大声喊他名字的。
每次看到这些,林溪心里就像塞了颗酸柠檬,涩涩的。她会故意在那些女生面前,大大咧咧地拍周翊的肩膀,喊他“周翊,帮我拿下快递”,宣示着一种旁人看不懂的“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