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李发了照片:“物业有人当着业主面吐痰,差点吐人鞋上。我要说法,他们说‘批评一下’,结果今天又看见他在大堂抽烟。”

3栋的业主发了侧门视频:“刷脸机在左,门把手在右,刷完脸得绕半圈开门。反馈七次,每次都说‘会调整’,现在还是这样。”

更有人说:“交房时就抗议过广告,物业答应‘一个月内撤’,结果越来越多。我怀疑他们私吞收益,不然为什么不敢公示?”

我看着屏幕上飞速跳动的消息,指尖发麻——我交着比同事贵两倍的物业费,买的不是服务,是添堵!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深吸一口气,我翻出物业集团的全国服务热线,又找了个蓝色文件夹,把问题按日期整理:3月1日的地库积水照、3月5日的侧门照片、3月8日的聊天记录,连每次反馈的时间、对接人都记在旁边,打包发进云盘,才拨通电话。

客服小姐的声音甜得像裹了糖:“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

我压着火气,把破事一条条说——从地库卷帘门到楼道垃圾,从侧门设计到广告牌,每说一件就报一次反馈信息。她耐心听着,不时确认:“您是15栋1单元业主对吗?”“地库卷帘门每天都关吗?”

最后她说:“48小时内安排专人对接,处理结果会第一时间告知您。”

挂了电话,我看着文件夹里整齐的证据,心里稍微松了点——这么大的公司,总该讲点道理吧?

2 清晨的“问候”与50秒的“教育”

次日上午,我刚在办公室坐下,电脑还没开机,微信就弹出好友申请。

头像是钟湖宸懿园的logo,备注写着“物业客服经理 黎雨”。

效率这么高?昨天刚打热线,今天经理就加微信?我心里的好感瞬间回升,赶紧通过验证。

刚想打字说“黎经理您好,想沟通小区问题”,对方直接甩过来四条50多秒的语音,占满了聊天框。

手头有份季度报表要赶,领导叮嘱“十点前要”,我只能回:“黎经理,我现在忙,稍等听语音,抱歉。”

赶在十点前发完报表,我端起凉透的豆浆,点开语音——里面没有半句解决方案,全是劈头盖脸的训斥!

第一条语音,她的声音又尖又冲:“你怎么回事?有事不会找楼管家,非要打总公司热线!你知道这通电话给我们造成多大麻烦吗?”

第二条满是委屈:“就因为你,我们小区物业从上到下都要扣绩效!我这个月绩效已经扣一半了,再扣,我儿子钢琴班学费都凑不齐!你就不能体谅一下?”

第三条还是教训:“有问题找我们就行,打总公司干什么?故意找事是吧?你这样,以后怎么配合你解决问题?”

第四条更离谱,带着威胁:“业主和物业要互相理解,你这么不配合,以后装修报备、报修,处理起来可就慢了,到时候别怨我们。”

我举着手机愣住——我正常维权,怎么就成了“找事”?还被威胁“办事慢”?

这时儿子的视频电话弹出来,他举着作业本皱眉头:“妈妈,这道题我不会,你什么时候回来教我?”

我赶紧压下火气,挤出笑脸:“宝贝乖,妈妈下班就回,先让爸爸教你好不好?”

挂了电话,我看着黎雨的语音条,手指悬在屏幕上——要不就算了?垃圾能绕开,地库闷就少去几次,侧门不方便就走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