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里果然有张五十块,旁边还压着张小小的速写:是我蹲在地上修书的样子,竹镊子捏在手里,头发垂下来遮住半张脸。我捏着便签,突然想起大四毕业那天,我在他常坐的藤椅下捡到一支 HB 铅笔,笔尾有浅浅的牙印,笔杆上还刻着个小小的 「舟」 字。我没敢还,把它藏在书店仓库的旧箱子里,直到去年老奶奶把店转给我,才在整理时找出来,现在还插在我的修复工具盒里。
第二章 书架上的秘密
第二天我到书店时才七点半,巷口包子铺的蒸笼刚冒白气。我买了两个肉包,刚咬一口,就看到沈亦舟站在书店门口,手里拿着个文件夹,脚边放着个牛皮纸袋。
「早。」 他看到我,抬手打了个招呼,眼镜片上沾了点晨雾,「昨天的浆糊…… 够吗?」
「够、够的,谢谢。」 我把包子塞进塑料袋,掏钥匙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又飞快缩回来 —— 他的手比我的暖,指节上还有点修东西留下的薄茧,「你怎么这么早?」
「老街区改造项目要测书架的尺寸。」 他晃了晃手里的文件夹,弯腰提起牛皮纸袋,「顺路买了点东西,你上次说多肉缺肥。」 纸袋里是袋多肉颗粒肥,还有个小罐子,「我妈说这个浆糊修旧书好用,比你之前用的黏,还不毁纸。」
我愣了一下,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进门左手边的老松木书架 —— 最下面一层的横板去年冬天断过,我用铁丝勉强固定,书架侧面还有几道刻痕,是以前老顾客留下的,有 「1999 年夏」「阿梅和阿明」,还有个模糊的 「舟」 字,我一直没舍得磨掉。
「是不是觉得它太旧了?」 我有点不好意思,伸手摸了摸刻痕,「这书架有二十年了,老奶奶说以前是她丈夫做的,我怕换了就没那味儿了。」
「不是旧,是结构问题。」 他走过去蹲下身,手指敲了敲横板,指腹蹭过那个 「舟」 字,「榫卯松了,铁丝固定不牢,再放重书会塌。不过这刻痕得保留 —— 老建筑的价值,就藏在这些有人情味的细节里。」 他抬头看我,「你有工具吗?我帮你修,尽量不碰那些刻痕。」
我连忙从仓库翻出工具箱 —— 除了老奶奶留下的螺丝刀,还有我的修复工具:竹镊子、软毛刷、小罐浆糊。沈亦舟接过工具箱,脱掉外套搭在椅背上,白色衬衫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骨上一块浅浅的疤痕。
「这疤是……」 我递卷尺时忍不住问。
「以前在工地修脚手架,被木头划的。」 他笑了笑,低头拧螺丝,手指握螺丝刀的姿势很稳,和当年握铅笔的样子像极了,「你修书的时候,也会弄伤手吗?」
「偶尔会被竹镊子戳到。」 我蹲在旁边,看他小心翼翼避开刻痕,「不过习惯了,老书比人还娇贵,得慢慢哄。」
他修书架时,小雨抱着《边城》过来了,看到沈亦舟手里的浆糊罐,眼睛一亮:「林晚姐!这不是你上次说找不到的那种老浆糊吗?」
「是沈先生带来的。」 我刚说完,沈亦舟就抬头:「我听我妈说,以前修古籍的师傅都用这个,你试试?」 他把浆糊罐递过来,指尖碰到我的手,这次没缩回去,「对了,昨天我看你在修 1998 年的《小王子》,里面夹的银杏叶…… 是你放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