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一下,这类由商业机构颁发的星体命名证书,不具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官方效力,无法被学术共同体承认。
不过,从社会心理学和象征主义的角度来看,它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确实能对接收者产生一定的‘安慰剂效应’,激发积极情绪。”
陆星河看着手机屏幕上那条措辞严谨、堪比学术论文回复的信息,第一次产生了把头发揉成鸡窝的冲动。
安慰剂效应?他陆星河的感情,在她眼里就只是“安慰剂效应”?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朋友们都笑他踢到了铁板,还是块千年玄铁板。
陆星河却越挫越勇,同时,那股最初的好奇也变得越来越具体:他想知道,在她那仿佛由数据、公式和绝对理性构成的世界里,究竟有没有“情感”这种东西的存在之地?
他决定改变策略。
通过一位收藏家老先生的引荐,陆星河终于得以踏入林墨的工作室——一个藏在老城区深巷里、由旧仓库改造而成的空间。
一进门,他就被震住了。
这里和他想象中窗明几净、充满文艺气息的工作室完全不同。
空气中弥漫着纸张、旧墨、矿物颜料以及某种清洁剂混合的独特气味。
空间极大,却显得拥挤不堪。靠墙的巨大架子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他叫不出名字的仪器、工具、矿石样本、化学试剂瓶。
工作台上,摊开着颜色泛黄、字迹斑驳的古籍残页,旁边可能就放着一台高倍率的电子显微镜或一台正在运行数据的笔记本电脑。
几件半成品的古代天文仪器零件,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防尘罩下。
墙上挂着的不是装饰画,而是各种版本的星图、年代测定图谱和分子结构式图表。这里不像工作室,更像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跨界的前沿实验室。
林墨正趴在一台布满铜绿、结构复杂的清代浑仪前,手里拿着细小的工具,专注地调整着什么。她脸上蹭了一点灰尘,额角有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亮得惊人。
“你怎么来了?”她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到是陆星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陆星河收敛了所有在外面的浮夸,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诚恳又无害。
“我……我为之前那些可能给你造成困扰的行为道歉。”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这满室的“星辰大海”,真诚地说,“我是真的,对你所做的事情很感兴趣。
我想来学习,了解真实的星辰,而不是我笔下虚构的那种。你可以……教我吗?”
林墨眨了眨眼,似乎在快速处理他这个请求背后的动机、可行性以及潜在风险。几秒钟后,她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可以。
但请遵守工作室规则:一,未经允许,不乱碰任何物品;二,保持安静,工作时间不闲聊;三,损坏物品,照价赔偿。”
陆星河立刻如蒙大赦般点头答应。
于是,陆大作家的“追求”计划,正式变更为“求学”日程。
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这个工作室。起初,他只是个安静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