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张了张嘴,最后,只从牙缝里挤出了三个字。

“你,是谁?”

3. 你是谁

苏夏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她默默地把摔碎的花盆收拾好,然后站起来,拉着我的手,走回了客厅。她的手心很凉,带着一点细微的汗。

客厅里,窗帘拉着,光线很暗,隔绝了外面那个能照出真相的、残酷的阳光。

她让我坐在沙发上,然后去厨房给我倒了一杯水。她把水杯放在我面前,自己则在我对面,隔着一张茶几的距离,坐了下来。这个距离,不远,但足以让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疏离。

我们沉默了很久。

我看着她。在昏暗的光线下,她又变回了我熟悉的那个苏夏。温柔,恬静,找不出一丝破绽。阳台上发生的一切,都像一场荒诞的噩梦。

可是,那个孤零零的影子,已经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我的视网膜上。

“我……”她终于开口了,双手紧张地绞在一起,“我有一种很罕见的病。叫‘光感性缺失综合症’。”

我看着她,没有说话。

她像是受到了鼓励,继续说了下去:“这是一种……基因上的缺陷。我的身体,对特定波长的光线,会产生一种……吸收效应。所以,在某些角度的强光下,影子……会变得非常非常淡,淡到几乎看不见。”

她说的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在脑子里精心编排过的。

“所以,我才不喜欢在阳光下拍照。”她抬起眼,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恳切,“我怕……我怕吓到你。我怕你觉得我是个怪物。”

说到最后两个字的时候,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哭腔。

如果是在今天之前,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相信她。我会把她搂在怀里,告诉她别怕,告诉她不管她有什么病,我都不会离开她。

但是现在,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在盘旋:

她在说谎。

一个建筑设计师的职业病,让我对光影、结构和逻辑,有着近乎偏执的敏感。影子是光的遮蔽物,只要物体存在,有光源,就一定有影子。淡?可以。看不见?绝无可能。除非……除非那个物体本身是透明的。

我没有戳穿她。

我只是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来掩饰我内心的惊涛骇浪。

我看着她那张写满了“脆弱”和“哀求”的脸,心里第一次,升起了一股彻骨的寒意。

她在演戏。

她在用我最熟悉、最无法抗拒的温柔,来编织一个巨大的谎言,试图把我重新拉回那个她为我构建的、完美的幻象里。

“原来是这样。”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平静得像一个陌生人,“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她像是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个泫然欲泣的笑容:“我不敢。我太害怕失去你了。”

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然后,我站了起来,走到她身边,坐下,把她轻轻地搂在怀里。她顺从地靠在我的肩膀上,身体还在微微发抖。

“傻瓜,”我用我这辈子最温柔的语气,在她耳边说,“我怎么会因为这个离开你。别怕,我在这儿。”

她在我怀里,小声地哭了。

我抱着她,闻着她身上熟悉的栀子花香,感受着她身体的温度。我的心里,却是一片冰冷的、荒芜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