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一片空白。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的恐慌交织。我像被海浪卷走的贝壳,毫无选择。“愿...愿意!”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那个周末,我见到了人生中最美的海。天空是澄澈的蔚蓝,几缕白云像柔软的纱巾。阳光碎金般洒在绵延的海滩上,海浪一层层涌来,拍打着礁石,发出舒缓的哗哗声。空气清新而湿润,带着海藻的腥甜。
林渊早已等在约定的礁石旁。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身边放着画架和颜料箱。看到我,他点了点头。
整个过程很安静。他让我站在一块巨大的、被海水冲刷得光滑的黑色礁石上,面朝大海。“随意站着就好,可以看看海,或者闭上眼睛,感受风。”他指导着,声音在海风里显得不那么清晰。
我依言照做。起初非常紧张,身体僵硬。但海风温柔地拂过我的脸颊和发丝,海浪声像永恒的摇篮曲,阳光暖融融地包裹着我。我渐渐放松下来,真的闭上了眼睛,感受着这天地间的辽阔与宁静。时间仿佛慢了下来,甚至停滞。我能听到他画笔在画布上摩擦的沙沙声,能感受到他偶尔投注在我身上的、专注的目光。那目光像有实质,拂过我的皮肤,带来微小的战栗。
不知过了多久,他说:“好了。”
我睁开眼,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脚,跳下礁石,好奇地走过去。“我能看看吗?”
画布上的海,不再是美术教室里那种压抑的汹涌,而是眼前这片真实而辽阔的蓝。天空高远,云朵舒卷。而在那片蔚蓝之前,礁石上站着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少女。她的背影纤细,长发被海风吹起,面朝大海,姿态放松而带着一种虔诚的向往。
他捕捉到了光,我背影上的光,发梢上的光,甚至空气中漂浮的光尘。那个背影,孤独,却又奇异地与这片海融为一体。
“这是我吗?”我轻声问,有些不敢相信。画中的女孩,带着一种我从未察觉过的宁静美感。
“嗯。”他收起画笔,看着我,“你觉得怎么样?”
“太美了...”我由衷地说,然后鼓起勇气看向他的眼睛,“谢谢你,林渊学长。”
他没有回应我的感谢,而是望着无垠的海面,忽然说:“苏念,你知道吗?大海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永恒的流动和不变的守望。它见证过无数相遇,也埋葬过无数离别。但它永远在那里,潮起潮落,像一种沉默的誓言。”
我似懂非懂,但被他话语里的深沉触动。“那你相信誓言吗?”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他不会回答。海鸥在天际鸣叫,最后,他的声音几乎被风吹走了:“我过去相信。现在,我更愿意相信大海本身。”
那次写生之后,我和林渊之间,仿佛有了一条无形的纽带。我们开始有了交集。会在图书馆遇到时点头致意,会在食堂碰到偶尔一起吃饭。他的话依旧不多,但面对我时,那份疏离感在慢慢消融。我知道了他来自一个北方内陆城市,对海有着近乎偏执的向往;知道了他的家庭似乎有些复杂,他不愿多提;知道了他的梦想是设计出能“与海对话”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