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这份悸动,既甜蜜又酸涩。他会因为我一句“想吃老街的桂花糕”而穿越半个城市买回来,会在我感冒时笨拙地熬好梨汤用保温壶装着送到宿舍楼下,会在流星雨夜打电话给我,让我听电话那头他那边喧嚣而浪漫的夜空...
可他从不曾说破什么。我们之间,隔着一层薄薄的、一捅就破的窗户纸,我却胆怯得不敢伸手。
转变发生在一个闷热的夏夜。那天我们一起在自习室复习到很晚,出来时发现下了雨,雨势不大,却缠绵细密。我们都没带伞,他把他的帆布外套撑在我们头顶,一起跑向几百米外他租住的小公寓取他之前借给我的几本历史专著。
他的公寓很小,但整洁得不像男生的房间,满墙的书架是最显眼的装饰。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玻璃,室内的空气因为奔跑和狭小的空间而显得有些黏稠、暧昧。
我把书放在茶几上,转身想说道别,却发现他就站在我身后,距离近得我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被雨水浸染过的洗衣液清香,混合着他本身温热的气息。
“李晶晶。”他低声唤我的名字,声音比平时更哑。
我抬起头,心跳如擂鼓。他的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格外深邃,里面翻涌着我看不懂,却又隐约明白的情绪。
“我...”他顿了顿,似乎在下很大的决心,“下个学期,学校有一个去美国加州大学交换一年的项目。我...申请了,而且,通过了。”
这个消息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我心湖,激起一片寒凉。我愣住了,所有朦胧的期待和甜蜜瞬间被冻结。交换一年?意味着至少一年的分离,而未来,充满了变数。
“哦...那,恭喜你啊。”我听到自己干巴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心底有个声音在呐喊:为什么要现在告诉我?为什么是在这样让人误会的氛围下?
他看着我,眼神复杂,有期待,也有挣扎。“这一年来,我...”
“挺好的机会,”我打断他,生怕他说出什么让我无法承受的话,也生怕他不说。我慌乱地低下头,躲开他的视线,“加州大学很好啊,你去那里一定能学到很多。时间不早了,我...我先回去了,宿管要关门了。”
我几乎是落荒而逃,不敢看他此刻的表情。我怕多停留一秒,我强装的镇定和理智就会崩溃。怀抱既然不能逗留,何不在离开的时候,假装洒脱?
那一夜,我在宿舍的床上辗转反侧,窗外的雨声仿佛敲打在心坎上。我想,我们之间,或许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那层未曾捅破的窗户纸,变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遗憾,像一颗种子,在那个雨夜,悄然埋进了心底的土壤。
2 围城的星光
两年后,我们毕业了。一起留在了一座陌生的、快节奏的沿海大都市。我们租住在一个老小区顶楼的一套小公寓里,带一个不大的阳台。公寓很旧,墙皮有些地方微微剥落,家具也是房东留下的,带着岁月的痕迹。
但我们把这里布置得很温馨,阳台上养了几盆绿萝和薄荷,在夏夜里散发着淡淡的植物清香。从这里望出去,看不到城市的璀璨霓虹,只有一片片同样老旧的屋顶和远处工地上闪烁的、孤零零的塔吊灯光,像坠落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