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生」?

好陌生又熟悉的文字。

林漾下意识地蜷了蜷手指,思绪飘忽了一瞬。

她脑中走马观花的走过了她短短的前半生。

在林漾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学校组织画画比赛,主题是「我的梦想」。

别的孩子画了宇航员、科学家、翩翩起舞的芭蕾演员,色彩绚烂,构图大胆。

她握着蜡笔,踌躇了很久,最终画了一个坐在窗边看云的小女孩,云朵的形状被她涂成了淡淡的,模糊的粉色。

老师走过她身边,温和地笑了笑,说:「林漾画得真安静。」

那张画最终没有被贴在教室后方的优秀作品栏里。

回家后,妈妈看到画,轻轻叹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咱们漾漾以后做个快乐的普通人就好,也挺好的。」

那句话很温柔,却不知怎的,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原来「安静」和「普通」,似乎并不是值得展示的东西。

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女生叫陈蕊,是真正的“校园女神”。成绩好,长得好,还会弹钢琴。

每次文艺汇演,聚光灯打在她身上,仿佛整个世界都为她明亮。

林漾和所有女生一样,会偷偷看陈蕊用的发卡是什么牌子,会模仿她说话时微微上扬的尾音。

有一次体育课自由活动,她独自坐在双杠上,看着陈蕊在操场中央被朋友们簇拥着,笑声像银铃一样传得很远。

那一刻,阳光有点刺眼,她心里悄悄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我能像她一样,哪怕只有一天,该多好啊。

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风吹散了,因为她知道,自己只是人群中模糊的背景板,是集体照里需要仔细寻找才能辨认的面孔。

工作以后,这种感觉更加具体。

她坐在格子间靠走廊的位置,人来人往,很少有人会特意停下和她说句话。

讨论方案时,她的意见总是被忽略,直到别人提出相似的看法,才会得到「嗯,这个想法不错」的回应。

她渐渐习惯了在点外卖时随大流,在投票时看多数,在表达观点前先自我质疑一番。

她甚至学会了用「都行」、「随便」、「我没意见」来避免任何可能引发的关注或争议。

曾经的幻想——什么隐藏的超能力、一夜暴富的奇迹——

早已被日复一日的通勤打卡和做不完的PPT磨平,像褪色的旧海报,蜷缩在内心最不起眼的角落,连自己都懒得再去翻阅。

她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社会零件,不添乱,不出错,但也……毫无光彩。

她像一个游戏里的NPC,每天重复着固定的对话和路径,安全地活在设定好的程序里,仿佛这样就能规避所有风险,也同时屏蔽了所有真正的波澜。

可是沈棠……

沈棠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在彰显着一种强烈的「我存在」。

她的伤痛、她的骄傲、她的不甘,都如此鲜活、如此理直气壮。

我竟然……创造了一个这样的人物?

这个认知让林漾感到一丝荒谬,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沈棠,」林漾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明显的不确定,「你……你想去 cosplay 吗?」

话一出口,她自己先愣住了。

这个念头从何而来?

那是她大学时悄悄关注过却从未敢尝试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