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那个58人的“家人相亲相爱”群,此刻正是我下一个舞台。

我那个嫁到城里、优越感爆棚的姑姑蒋琴,刚刚又分享了一条链接:《女人太要强,一辈子没福气》。

紧接着,是我那个游手好闲的叔叔,发了一个点赞的表情。

然后,是我那远房的、一年也见不到一次的表姨,开始在群里@我妈:“嫂子,念念年纪也不小了,该找个好人家嫁了。女孩子嘛,事业再好,不如嫁得好。”

你看,他们永远都是这样。用一些腐朽的、自以为是的“人生经验”,来定义你、绑架你。过去的我,会选择无视,或者发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表情。

但“颠婆”蒋念,不会。

我找到刚刚姑姑发的那条《孝顺女儿》的链接,点了进去。那是一篇典型的、漏洞百出的毒鸡汤。

于是,我直接将那篇文章转发回群里,然后,开始我的表演。

我@全体成员。

“各位长辈,晚上好。占用大家一点宝贵的时间,我们来玩一个‘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就拿姑姑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说,第一,文章作者不明,出处不明,疑似三无产品。第二,文章中的案例,‘小丽为了给弟弟凑彩礼,一天打三份工’,涉嫌宣扬重男轻女的封建糟粕。第三,文章结论,‘不孝顺的子女,天打雷劈’,涉嫌封建迷信和精神恐吓。”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不仅毫无营养,而且三观不正。姑姑,您作为受过教育的人,分享这种东西,不怕带坏群里的弟弟妹妹们吗?还是说,您对‘孝顺’的理解,就停留在这个水平?”

一石激起千层浪。

群里瞬间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足足一分钟,姑姑才跳出来,她的头像是一个雍容华贵的牡丹花。

蒋琴:“蒋念!你这是什么态度!我好心分享,你这是跟长辈说话的口气吗?!”

我立刻回击,打字速度快得飞起。

“姑姑,我这是就事论事的态度。我们讨论的是文章内容,您为什么非要扯到态度和辈分上呢?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逻辑不行,辈分来凑’?再说了,您分享《女人太要强,没福气》,是觉得我爸那种靠老婆女儿养着,天天在家喝酒骂人的,就很有福气吗?您要是羡慕,这福气让给您啊。”

我顺手,把我爸顶着一头米饭、瘫坐在地上的照片,发了上去。

虽然有点模糊,但足以说明一切。

这一次,群里,连死一样的寂静,都没有了。

4

如果说掀桌子是在我们家那个密闭的罐子里,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那么,把父亲的丑态发到家族群,就等于,我亲手拧开了这个罐子的阀门,把里面所有腐烂、发臭的东西,全部公之于众。

“家丑不可外扬”,这是刻在中国式家庭关系里的一条铁律。谁破坏了它,谁就是整个家族的叛徒。

我知道,我捅了马蜂窝。

果不其然,最先跳出来维护“家族脸面”的,是我叔叔,我爸的亲弟弟。一个四五十岁,没正经工作,全靠我奶奶那点退休金和我爸时不时接济过活的男人。

叔叔:“蒋念!你疯了吗!快把照片撤回!让你爸的脸往哪儿搁!”

我立刻回复,语气天真又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