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筱挤进去,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她在名单上快速搜寻着“赵建国”的名字。
没有。
她松了口气,感觉腿有些发软。外公保住了工作。
“小雅!”一个穿着时髦夹克、梳着分头的年轻男人挤到她身边,脸上带着几分得意,“看到了吧?你爸没事。不过我看这厂子也撑不了多久了。我跟几个朋友说好了,下个月就去深圳!那边机会多得是,随便做点生意都比在这破厂里强百倍!你跟不跟我走?”
这就是张明。林筱打量着他,他眼神里的精明和浮躁,让她本能地不喜。就是这个人,差点改变了母亲的一生?
“我……我再想想。”林筱避开他热切的目光。
“还想什么?”张明有些急,“机不可失!难道你想一辈子待在这小地方,跟你爸妈一样?”
林筱没有回答。她的目光越过张明,落在了不远处一个沉默的身影上。那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正拿着扳手修理一台旧机器,神情专注,侧脸线条清晰而沉稳。
那是……年轻的父亲,林卫东。
和记忆中那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有些发福的父亲完全不同。现在的他,像一棵沉默的白杨,扎根在土地里,透着一种可靠的坚实。
林筱的心,莫名地安定了一些。
厂里的气氛依旧压抑。车间主任宣布,因为一批出口的布料颜色出了问题,被外商退货,积压在仓库里,厂里的资金流更加雪上加霜,如果这批货处理不掉,所有人的年终奖都要泡汤。
工人们一片哗然,怨声载道。
林筱看着那堆如山的高饱和度色彩(以现代眼光看堪称“灾难”)的布料,玫红、亮紫、翠绿……脑子里却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作为曾经的品牌总监,处理库存、寻找次级销售渠道是基本功。这些布料颜色虽然过时,但质地不错……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萌芽。
午休时,她鼓起勇气,走到正在安静吃饭的林卫东身边。
“林师傅,”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关于那批积压的布料,我……有个想法。”
林卫东抬起头,有些诧异地看着她。他的眼睛很黑,很亮,像深潭。
“你说。”
“这些颜色做成工装或者窗帘确实不好看,但如果我们把它们裁成小块,拼接起来,做成书包、笔袋,或者……沙发靠垫套呢?”林筱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现在不是流行那种‘拼布’风格吗?我们可以把它们做得时尚一点。”
“拼布?”林卫东皱了下眉,似乎在理解这个词。
“对!就是把不同颜色、图案的布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图案。”林筱越说越流畅,“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或者动物形状。林师傅你技术好,能不能帮忙想想,用什么缝纫方式更结实美观?”
林卫东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发亮、侃侃而谈的赵小雅,感觉她今天有些不一样。以前的她,漂亮是漂亮,但总是带着点怯怯的忧郁。而现在,她眼睛里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充满生命力的光彩。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放下饭盒,拿起一根粉笔,在地上画了起来。
“如果用Z字缝法,边缘更不容易开线。如果要做动物形状,可能需要先打版……”他画得认真,讲得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