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下方有备注:“与阿良同游西山,尽兴而归。”
阿良?
林晓放大那个叫“阿良”的男子的面容,试图记住每一个特征。她将这张照片下载保存,然后继续搜索“沈川 阿良”、“西山 阿良”等关键词。
几个小时的搜索一无所获。就在她准备放弃时,一个本地小众的徒步论坛里,一篇多年前的旧帖引起了她的注意。帖子是召集去西山徒步的,发帖人ID叫“影子”,帖子下面有几个人的回复,其中一人的ID是“泥鳅”,回复内容是:“影子兄带队,必到!”
“影子”?林晓想起赵志远案件卷宗里提到,这是他早年混迹社会时用过的绰号之一。
而回复他的“泥鳅”,正是警方想要找的那个人!
林晓尝试联系论坛管理员,想获取“泥鳅”的注册信息,但对方以保护隐私为由拒绝了。线索似乎又断了。
疲惫地合上电脑,林晓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车水马龙。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泥鳅”,到底想干什么?送音乐盒是为了警告,还是为了……引导?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条新的匿名信息跳了出来:
**“想知道沈川真正的埋骨之地吗?明晚十点,西山老凉亭,一个人来。”**
林晓的心脏狂跳起来。这是一个陷阱,毫无疑问。但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可能揭开所有谜团,让她彻底摆脱噩梦的机会。
去,还是不去?
她回头,看了一眼桌上真正沈川那张笑容腼腆的照片。那个无辜的年轻人,因为哥哥的罪行而惨死,至今埋骨荒山,无人知晓。
林晓握紧了手机,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知道,如果她选择赴约,将踏入一个未知的危险领域。但退缩,意味着永远活在猜疑和恐惧的阴影下。
她深吸一口气,在回复框里缓缓输入:
**“我会准时到。”**
信息发送成功的瞬间,窗外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窗户呜呜作响,仿佛山雨欲来。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林晓放下手机,手心已是一片冷汗。她知道这个决定极其冒险,但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告诉她,如果不弄清楚真相,她将永远无法安睡。
她立刻给陈警官发了条信息,简要说明了情况和地点,并设置了定时发送。如果明晚十点半她未能取消发送,信息将自动发出。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基本的保障。
接着,她开始为明晚的会面做准备。充电宝、便携式防狼喷雾、带有录音功能的钢笔……她把所有可能用上的东西都塞进随身的小包里。
做完这些,天色已近黄昏。林晓强迫自己吃了几口面包,然后打开电脑,最后一次搜索西山老凉亭的信息。那是个早已废弃的景点,位置偏僻,夜间几乎不可能有游人。对方选择那里,显然是为了避开耳目。
这一夜,林晓睡得极不安稳,梦中尽是赵志远冰冷的微笑和西山幽暗的树林。
第二天晚上九点,林晓驱车前往西山。她把车停在山脚的停车场,背上包,打开手机电筒,踏上通往老凉亭的石阶。
山路比想象中更难走。石阶破损严重,两旁树影幢幢,夜风穿过林间,发出呜呜的响声。林晓紧握着防狼喷雾,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