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序却因为当天谈崩了一个单子,心情低落,约了朋友去喝酒,完全忘了她的约定。沈知意等到餐厅打烊,打他电话关机。

那天晚上,她一个人走在冷清的街道上,第一次认真思考,他们是否真的走在同一条路上。

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争吵,和好,再争吵。裂痕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林序的抱怨升级为指责,指责沈知意不体贴,不给他面子,甚至暗示她可能看不起他,有了“外心”。

沈知意则越来越沉默,她发现沟通是无效的,两人对生活、对责任、对未来的理解,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真正导致分手导火索,是沈知意发现林序动用了他们两人辛苦攒下、准备付房子首付的共同积蓄,去投资一个他所谓“稳赚不赔”的哥们介绍的项目,结果血本无归。

当沈知意质问他时,他先是狡辩,然后恼羞成怒:“钱钱钱!你就知道钱!那点破钱比我还重要吗?我投资还不是为了我们能早点过上好日子?谁知道会被骗!你就不能体谅我一下?”

看着眼前这个振振有词、毫无担当的男人,沈知意心中最后一点留恋和期望也彻底熄灭了。

她意识到,他们不是一路人。她想要的是共同成长、彼此支撑的伙伴,而林序,似乎永远停留在抱怨和索取的青春期,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规划未来的能力。那段关系,已经成了消耗她能量、拖慢她前行的沉重枷锁。

于是,有了那个雨夜的分手。没有第三者,没有狗血剧情,只是积压已久的失望达到了顶点,是沈知意对自我生活轨迹的一次清醒而痛苦的选择。

回忆像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心底一片冰凉的沙滩。沈知意揉了揉眉心,强迫自己从过去的泥沼中抽身。

她看着屏幕上林序那条充满恶意的消息,最初的那点波澜已经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平静。

去,还是不去?

如果不去,倒像是她怕了,或者心虚了。仿佛她真的对他有所亏欠,真的不敢面对他如今的“幸福”。这不符合她的性格。

如果去……那就不能如他所愿,看到一个落魄、后悔或者至少是尴尬的前任。他既然邀请她去“参观”他这件“被捡走的垃圾”,那她就该有个“参观者”的样子。

接下来的几天,沈知意照常忙碌。公司的新项目到了关键节点,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她像个上了发条的陀螺,高速旋转,用繁重的工作填满所有时间缝隙。

只是在某个午休间隙,路过商场橱窗时,一条悬挂着的黑色缎面长裙抓住了她的目光。简洁利落的剪裁,没有任何多余装饰,却透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

鬼使神差地,她走进店里,试穿了那条裙子。镜子里的女人,身形纤细挺拔,黑裙勾勒出恰到好处的曲线,衬得肤色冷白,眼神平静无波,却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场。店员在一旁极力称赞,说她穿上如何如何有气质。

沈知意看着镜中的自己,恍惚间看到了七年前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T恤,在林序的质疑和嘲讽声中,依然坚持要报考设计院、要留在这座城市打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