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力气大得惊人,两三个大人都按不住。喂进去的药和水全都吐了出来。

陈大国急得嘴角起泡,连夜用拖拉机把人送到县医院。医生检查了半天,只说受了惊吓,有点肺炎,打了退烧针和镇静剂。药效在时,小娟能昏睡过去,药劲一过,立刻又闹腾起来,说的还是那些胡话。

在医院住了三天,钱花了不少,病情不见一点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小娟瘦得脱了形,眼窝深陷,有时甚至能说出一些她根本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声音也变得尖利怪异。

同病房的人心里发毛,偷偷议论:“这孩子,怕不是撞客(撞邪)了吧……”

陈大国媳妇哭成了泪人,抓着男人的胳膊:“大国,不行啊,医院看不了,咱得去找秀姑!再这么下去,娟子就没了啊!”

陈大国是村干部,本来不信这些神神鬼鬼,可看着女儿奄奄一息的样子,心里也动摇了。他一跺脚:“行!我去请!”

那天下午,天色有些阴沉。陈大国带着两个本家兄弟,用板车把裹在棉被里、依旧胡言乱语的小娟拉到了李秀姑家。

李秀姑站在院门口,看着板车上的孩子,眉头微微蹙起。她没立刻答应,只让他们把孩子抱进屋里。

她伸手拨开小娟的眼皮,只看了一眼,便迅速松开手,脸色变得有些凝重。那眼睛里浑浊一片,隐隐透着一股不属于孩童的怨气。

“是水里的东西缠上了,”李秀姑沉声道,“有点凶。”

陈大国媳妇“噗通”一声就跪下了,声音带着哭腔:“秀姑,求求你,救救娟子!我们就这一个娃啊!”

陈大国也红了眼眶,哑着嗓子:“秀姑,您尽力,成不成我们都念您的好!”

李秀姑看着气息微弱的孩子,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我试试。规矩你们都懂,下午看,蛤蟆叫,必须喊我。”

“晓得,晓得!”陈大国连忙应承。

依旧是那间昏暗的里屋。这次的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重。小娟被放在炕上,无意识地抽搐着。李秀姑的蓝布包放在桌上,那只灰褐色的蛤蟆被放进熟悉的铝饭盒,搁在枕边。

窗外,天色更暗了,乌云堆积,似乎要下雨。

李秀姑躺下前,又一次格外郑重地叮嘱陈大国和他媳妇,她的目光锐利,几乎要钉进他们心里:“记住!一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你们别的都不用管,只管盯死这个饭盒!蛤蟆一叫,立刻、马上喊醒我!听见没有?误了时辰,要出大事!”

陈大国夫妇心脏怦怦直跳,用力点头:“记住了!秀姑,我们一定盯死!”

李秀姑深深看了他们一眼,这才缓缓躺下,闭上了眼睛。

和往常一样,她几乎是立刻陷入了那种类似昏迷的沉睡,胸口的起伏变得微不可察。

屋里死寂。只有小娟粗重断续的呼吸声,以及饭盒里蛤蟆偶尔动弹一下的细微声响。

陈大国和媳妇紧紧靠在一起,四只眼睛死死盯着那个银色的饭盒,眼皮都不敢眨一下。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煎熬无比。

不知过了多久,炕上的小娟突然剧烈地挣扎起来,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声,像是被人扼住了脖子。

陈大国媳妇差点就要扑过去,被男人死死拉住。“别动!秀姑说了,只看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