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春日正浓,阳光透过院中枝桠,洒在苏念面前那块素白绣布上。

她蹙着眉,一针一线,认真描摹着绣稿上的细纹。那是一方小手帕,绣着的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鸳鸯,羽翅蓬松,眼神温驯。针脚紧致流畅,细腻生动,分明是出自绣娘之手。

秦野站在不远处,正把一串风干的肉挂在墙上,眼角余光瞥见她那专注的模样,动作便悄悄放缓了几分。

从她肯开口说想自己做些事贴补家用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担心。

这细皮嫩肉的小姑娘,怎么熬得过山村粗粝的日子?可看她目光清亮,指尖稳当,他也不好泼冷水。

这天早饭后,苏念轻声对他说:“秦野,我想……把我绣的东西拿去集市上卖试试,可以吗?”

秦野把最后一块肉挂好,转过身望着她,“想好了?”

苏念点头,“我不想白吃白喝你那么多……我手艺还算行,若是能卖出去,也算贴补些柴米油盐。”

秦野没说话,只是摸了摸后脑勺,然后点了点头:“行,我带你去。”

他不太会劝人,只知道她想做的事,他便想护她一程。

黑水村离镇子有些远,步行要两个时辰,苏念身子弱,秦野索性雇了隔壁王婶家的牛车。

车轱辘在山路上咯吱咯吱响,苏念抱着一只包袱,里面装着她这几日赶出来的几方绣帕、香囊和一块绣花肚兜,全是她过往在绣坊练手的技艺。

到了镇上,市集上人声鼎沸,来来往往的人挤得热闹。秦野牵着她,一路在人群中护着她不被撞到。

找到一处空地后,他从背篓里取出小布垫铺好,又搬来两块石头权当凳子。

“你坐着,我在旁边看着。”他说。

苏念点头,把绣品一样样铺上去,虽是小摊,却整洁得像是绣坊陈设。她心里有些发怵,小手握着香囊的带子,手心都冒了汗。

“这位姑娘,你这香囊多少钱?”一个身穿粗布短打的汉子站在摊前,指着桌上一个绣着兰花的香囊问道。

苏念怔了一下,连忙回道:“三文……三文一个。”

那人笑道:“做得精致,这价不贵,我买了。”

他从口袋里摸出铜钱,递给她。

苏念接过钱的那一瞬,指尖一抖,看着掌心那三枚亮闪闪的铜钱,眼眶竟有些泛红。

她第一次靠自己的手艺,换来了银钱。

“谢谢……谢谢您。”

她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踏实。

秦野站在一旁,看她笑得眼睛亮晶晶的,心口一动,不由自主也弯了弯嘴角。

接下来又陆续有几个人停下来翻看她的绣品,大多夸她手巧,虽买的不多,但几样香囊、小帕都卖出去了几件。

直到日头偏西,苏念才收拾摊子,抱着包袱回到牛车上。

她把那一小包卖得的钱攥得紧紧的,脸颊带着被晒过的红润,一路都笑盈盈的。

秦野看她那副模样,忽然问:“很高兴?”

苏念点头,“嗯。”

她眼中光亮温柔,“原来靠自己的手艺,也能养活自己。以前我娘总说,绣活不是没用的东西,是女儿家的底气……我那时候不懂,现在……懂了。”

秦野听着,没说话,只默默在她身边坐着,像个随时可倚靠的山。

她数着那十几文钱,小心翼翼放进她的包袱底层。抬头看到秦野正拿着小刀修理弓弦,她忽然问:“秦野,我以后绣多了,你会一直陪我去卖吗?”

秦野头也不抬,“会。”

苏念心里像被什么温柔地挠了一下,忽地红了眼圈,轻轻道:“你真好。”

他“嗯”了一声,声音低哑:“你也好。”

绣艺初展,她第一次发现,原来人生,可以一点点被自己缝补回温热。

而他,就坐在她身边,稳稳不动,仿佛永远都不会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