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0 月 31 日,明天就是 10 月 31 日了。

我心里突然有个预感,明天的末班车,一定会发生什么。而那张照片背面的字,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第 4 章:照片里的线索

回到出租屋时,窗外的天已经完全黑透了。我连灯都顾不上开,摸黑冲到书桌前,从钱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那张泛黄的照片。借着手机屏幕微弱的光,我把照片摊在桌上,手指轻轻拂过边缘的褶皱 —— 这张薄薄的纸片,是苏晓留在世上的痕迹,也是目前唯一能找到真相的线索。

我想起照片背面那模糊的字迹,赶紧把照片翻过来。背面蒙着一层灰,铅笔写的字迹已经晕开,大部分笔画都粘在一起,像一团乱麻。我找来一块干净的布,蘸了点水,轻轻擦去表面的灰尘,又从抽屉里翻出放大镜 —— 那是之前看旧地图时买的,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放大镜的镜片压在照片背面,光线透过镜片,终于让那些模糊的笔画清晰了些。我屏住呼吸,一点一点地挪动放大镜,眼睛死死盯着纸面。先是看到一个 “1”,接着是 “0”,然后是 “点”——“10 点”。我心里一紧,继续往下看,后面是 “旋转木马”,再往后是 “下的盒子”。

连起来就是:“10 点,旋转木马下的盒子”。

“10 点”?是晚上 10 点吗?“旋转木马下的盒子” 又是什么?是苏晓藏起来的东西,还是凶手留下的证据?无数个问题在我脑子里冒出来,我拿着照片的手忍不住发抖。这行字是谁写的?是最后见到苏晓的刘管理员,还是苏晓自己?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打开手机里刚加载出来的新闻页面,一遍遍地看关于苏晓失踪案的细节。新闻里说,苏晓失踪的时间是 1998 年 10 月 31 日下午,她跟妈妈说要去游乐园玩旋转木马,下午 4 点左右出门,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警方在游乐园搜索了整整三天,只在旋转木马附近发现了她的一个发卡,没有其他线索。

“下午 4 点出门,10 点……” 我喃喃自语,“难道‘10 点’是指她失踪那天晚上 10 点?可那时候她应该已经出事了啊。” 或者,“10 点” 不是指时间,而是别的意思?比如旋转木马的第十个座位?我摇了摇头,觉得这个猜测有点牵强。

为了找到更多线索,我又在网上搜索 “梧桐巷废弃游乐园 1998”,这次运气好了些,找到了一个当地的老论坛,里面有个 2005 年的帖子,标题是 “说说梧桐巷游乐园的那些事”。发帖人叫 “老巷人”,说自己是梧桐巷的老住户,亲眼看着游乐园从热闹到废弃。

帖子里提到,苏晓失踪后,游乐园里总有人说晚上能听到小孩的哭声,还有人说看到过穿白裙子的小女孩在旋转木马旁边转圈。后来游乐园的老板想重新装修开业,可施工队刚进场,就有人从旋转木马上摔下来,腿断了,之后又接连发生了几起怪事,老板没办法,只能把游乐园关了,一直荒废到现在。

帖子下面有个评论,是 2008 年留的,网友 “刘老头” 说:“当年我在游乐园当管理员,晓丫头丢的那天,我看到一个戴黑帽子的男人跟着她进了旋转木马区域,我以为是她家里人,就没在意,现在想想,后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