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能看看那排书吗?” 林晚问。

男人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可以,但别碰书脊开裂的,那些书的遗憾最强,容易反噬。还有,现在已经快午夜了,午夜后别翻书,会被书里的遗憾拉进‘记忆幻境’。”

林晚走到最里层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本本旧书,大多是民国时期的孤本,作者名字陌生,书脊或多或少都有裂痕。她突然摸到一本温热的书 —— 是《未寄信》!它竟然藏在书架的夹层里,封面的蓝色已经褪色,书脊的裂痕比照片里更宽,书页边缘渗出的淡灰色液体,正顺着指缝往下流,滴在地上,汇成一小滩,像颗流泪的眼睛。

她翻开《未寄信》,第一页的字迹娟秀,是女性的笔迹:“民国二十六年,我与他相约在钟楼街见面,他没来,我等了一夜,此后再无音讯。这封信,终究没能寄出去。”

书页自动翻动,停在第 27 页 —— 这一页的字迹变了,变成了林星的笔迹!上面写着:“姐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真的喜欢文学,想一直研究下去。那天吵架,我不该说那么重的话,可我真的很遗憾,没能让你理解我。书店老板说,这本书能帮我‘寄’出遗憾,可我现在被困在书里了,我看到了民国的钟楼街,他在等我,我怕我再也出不去了……”

字迹的最后,画着一个小小的钟楼图案,旁边写着 “版权页有钥匙”。林晚翻到版权页,果然看到一个细小的暗格,里面藏着一把铜钥匙,上面刻着 “钟楼地下室”。

第二章 自写结局的《错过》

林晚握紧铜钥匙,转身想找男人问钟楼地下室的位置,却发现男人不见了。书店的灯突然闪烁起来,煤油灯的光晕变得微弱,最里层书架的红绳自动断开,铜铃发出 “叮铃” 的轻响,像是在召唤她。

她走到书店门口,看到门上贴着张泛黄的纸条,是手写的 “借阅规则”,字迹和木牌上的一样:

1. 书脊开裂的旧书,非会员禁止借阅;

2. 午夜 12 点后,禁止翻书;

3. 借阅期限 7 天,超期未还者,将成为书的 “养分”;

4. 若在书中看到自己的遗憾,立即合上书,默念三遍 “遗憾已释”。

纸条的下方,用铅笔添了行小字,是林星的笔迹:“规则是假的,老板在骗你,他想让更多人成为书的养分,帮他化解自己的遗憾。”

林晚的后背冒起冷汗,她想起男人左手的银戒指,还有他阴沉的侧脸 —— 他一定有秘密。她掏出手机,想查钟楼街地下室的位置,却发现手机没信号,屏幕上突然出现一行字,是林星的笔迹:“钟楼在书店后面,地下室的门在钟楼底部,用钥匙打开。”

手机屏幕黑了下去,再也打不开。林晚深吸一口气,推开书店后门 —— 外面的寒雾更浓了,能见度不足五米,钟楼的轮廓在雾里隐约可见,钟楼上的大钟敲了十二下,午夜到了。

钟楼的底部有一扇铁 door,锁着,和铜钥匙的大小刚好吻合。她插入钥匙,“咔嗒” 一声,门开了,一股浓烈的咸腥味涌出来,比书店里的更重,像是无数人在流泪。

地下室里一片漆黑,林晚摸索着找到开关,打开灯 —— 是盏昏暗的白炽灯,照亮了一个不大的空间,里面摆着一张书桌,桌上放着一本旧书,封面写着《错过》,书脊开裂,书页摊开着,上面的字迹正在慢慢变化,像是有人用无形的笔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