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赵锦绣看不上这点残羹冷炙,正好,够我们活下来。”

“顾总,这市场太小了!就算做成了,利润也不够发下个月工资!”财务总监忍不住插话。

“要的就是她看不上。”顾晏殊目光扫过全场,“大公司船大难掉头,我们小,快。

他们研发周期半年,我们只要六周。

用我们沉淀的核心算法,做定制化解决方案。

目标客户,”她切换PPT,上面列出三家正在寻求国产替代的中小型设备厂,“不是行业巨头,是这些同样被大厂挤压、渴求性价比和快速响应的‘难兄难弟’。”

她没提陆知行提供的任何具体信息,但那份“证据”让她精准锁定了这三家正与陈氏集团下游供应商闹矛盾的企业。

她将那份“证据”带来的信息优势,化作了此刻语气里的绝对笃定。

“六周?这不可能!”技术负责人脱口而出。

“不是六周开发完整产品,”顾晏殊纠正他,“是六周,拿出最小可行产品,去敲开第一家客户的门,拿到预付款。

代码现成的,我们需要的是重新封装、测试、和玩命的决心。”

她顿了顿,声音沉了下去,“或者,现在就可以开始整理简历,看看赵锦绣会不会收留各位。”

会议室鸦雀无声。顾晏殊走到窗前,唰地拉开百叶窗,刺眼的阳光涌进来。

“我们不是在乞求生存,是在抢夺生机。

从今天起,所有非核心项目暂停,全部资源向‘北极星’倾斜。愿意留下的,我顾晏殊带着你们杀出一条血路。

想走的,现在去人事部结算,我绝不为难。”

几秒钟的死寂后,最年轻的技术骨干猛地站起来:“顾总,我跟你干!早就受够那帮孙子的气了!”

有人带头,迟疑的目光渐渐变得坚定。求生的本能压倒了恐惧。

接下来的日子,“智云”办公室的灯彻夜长明。

顾晏殊把家搬到了公司。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优雅端坐的女总裁,而是和团队一起啃面包、泡面、盯代码、改方案的项目经理。

她亲自带队去拜访第一家目标客户,对方的老总起初连面都不见。

顾晏殊不气馁,带着技术团队直接蹲在对方工厂门口。

靠着对行业痛点一针见血的分析和一份连夜赶出的初步适配方案,硬是挤进了对方会议室。她没有夸大其词,只冷静地摆出数据、算法优势、以及承诺的响应速度。

“陈氏给不了你们的定制化和速度,‘智云’可以。我们不要长期绑定,只要一次证明的机会。”

对方老总将信将疑,但“智云”提出的解决方案确实挠到了他的痒处。

更重要的是,他似乎也听说了些风声,带着一种审视和好奇,想看看这个被赵锦绣往死里整的女人,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预付款可以付三分之一,”老总最终松口,“但一个月内,我要看到可测试的样品。达不到承诺的性能指标,一切免谈。”

“成交。”顾晏殊伸出手,掌心有汗,但握得坚定。

这第一笔预付款,像久旱后的甘霖,暂缓了“智云”的财务窒息。

顾晏殊立刻将钱投入到最关键的生产环节,并破天荒地给所有参与项目的员工提前发放了一半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