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是裴雪的亲姑姑,也是这桩婚事最坚定的促成者。她满意地点头:“起来吧,到哀家身边坐。”
裴雪依言上前,在太后下首坐下。
“昨夜之事,哀家听说了。”太后轻抿一口茶,淡淡道,“皇帝性子倔,你多担待。”
“陛下勤于政事,是万民之福。”裴雪回答。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能如此想,很好。不过,皇后终究需要子嗣稳固地位,你要早做准备。”
裴雪垂眸:“儿臣明白。”
从慈宁宫出来,已有一众嫔妃在坤宁宫外等候朝拜。秦恪继位三年,后宫不算充盈,位份最高的只是两个妃子——李妃和张妃。
李妃是镇国将军之女,性格直爽;张妃是翰林学士之女,温婉谦和。其余几个美人才人,家世平平,不足为虑。
裴雪端坐凤座,接受众人行礼。她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审视与好奇——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昨夜未曾留宿坤宁宫。
“皇后娘娘万福金安。”众人齐声道。
“诸位妹妹请起。”裴雪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既入宫门,便是一家人。往后当和睦相处,尽心侍奉陛下,为大梁江山开枝散叶。”
一套官话说得滴水不漏,众人恭敬应下。
待嫔妃散去,裴雪才稍稍放松挺直的脊背。婉容上前低声道:“娘娘,该用早膳了。”
早膳后,按制皇帝应与皇后共进早餐,但秦恪并未出现。裴雪独自用完膳,便开始处理宫务。
作为皇后,她掌管六宫事宜。所幸在闺中时,母亲曾悉心教导她理家之道,宫务虽繁,却不至于手足无措。
午时过后,婉容来报:“娘娘,陛下往坤宁宫来了。”
裴雪有些意外,起身相迎。
秦恪换了一身常服,神色比昨夜温和些许:“皇后可还习惯宫中生活?”
“谢陛下关心,一切安好。”裴雪恭敬回答。
“朕来是与皇后商议,”秦恪顿了顿,“三日后回门之礼。”
按照礼制,大婚三日后,帝后应一同回皇后娘家,以示恩宠。
裴雪垂首:“一切但凭陛下做主。”
秦恪看着她低眉顺目的模样,忽然道:“你可知道,昨日也是裴瑶离京的日子?”
裴雪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确实不知。
秦恪苦笑:“镇北侯世子外调南疆,她随夫赴任,这一去,怕是三年五载不得回了。”
原来如此。他昨日那般失态,不只是因为被迫娶她,更是因为心爱之人远走他乡。
“姐姐...不知是否适应南疆水土。”裴雪轻声道。
秦恪眼神一暗:“你与她,很不同。”
这话说得没头没脑,裴雪却懂了。在她与秦恪有限的几次见面中,她总是沉默恭顺,而姐姐却是明媚活泼,善于言辞。
“臣妾惭愧,不及姐姐万一。”她低声道。
秦恪看着她,忽然有些烦躁:“你不必总是如此谦卑。你是皇后,该有皇后的气度。”
裴雪微微一怔:“那陛下希望臣妾如何?”
这一问,倒把秦恪问住了。他希望她如何?像裴瑶那样笑语嫣然?还是如现在这般恭谨守礼?
“做你自己便是。”他最终说道,转身欲走,又停下脚步,“三日后回门,朕会准时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