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宫闱春色,而是——
一个女孩在千里之外的清晨,告诉他,风里有他的味道。
他抬头,阳光已铺满整座山。远处的丹霞地貌在光中显出层层叠叠的赤红,像大地的血脉。他忽然觉得,这广袤的天地,不再只是荒凉与沉默。
它开始有了回音。
他打开手机,拍下眼前景象,发给她:
“你看,风正把光吹向你。”
她秒回:“那我该把光寄给你。”
他看着屏幕,心跳忽然乱了节奏。
上午九点,秦浩回到文创公司。办公室在张掖老城一栋翻新的旧楼里,窗外能看到一段残破的汉代城墙。他冲了杯速溶咖啡,坐在桌前翻看今日的工作安排。手机又震了一下。
戴晴发来一张照片:兰州一家咖啡馆的窗台,一杯拿铁,拉花是一只歪歪扭扭的小猫,旁边摆着一本翻开的《南唐二主词》。
配文:“我用咖啡拉了个你。”
他盯着那杯咖啡看了很久。
小猫的耳朵一高一低,像在笑。
他忽然想起自己曾在朋友圈发过一句:“李煜的词,像凌晨三点的短信,直白,却让人心颤。”
她记得。
他回:“它笑起来像你。”
她回:“那你养着?”
他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停了几秒,最终打下:“好。但你要常喂它。”
她回了一个“喵”字,再加一个拥抱的表情。
他把手机倒扣在桌上,仰头靠在椅背上,闭上眼。
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落在他脸上,暖得像一场无声的拥抱。
傍晚,秦浩独自登上城郊的小山丘,看日落。
黄土在夕阳下变成一片金红,像被火燎过。风依旧在吹,却不再冷。他坐在一块岩石上,掏出手机,翻看今早到现在的所有对话。
没有惊天动地的告白,没有缠绵悱恻的情话。
只是一句“早”,一句“你在干嘛”,一张照片,一段三秒的语音。
可这些碎片,竟像拼图一样,慢慢拼出一个轮廓——
一个会为他的晨光停留的女孩,一个相信风能传递味道的人。
他忽然想起李煜的另一句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可这滋味,此刻竟不全是愁。
他打开备忘录,写下:
“今日晨跑,五公里,风大,山亮。
收到一句‘你在干嘛’,回了,她也回了。
原来所谓及时,不是秒回,而是——
你说了,我就在。”
他没有发送这条笔记。
它只是他心里,悄悄立下的一块碑。
夜深,戴晴躺在床上,再次翻看今天的聊天记录。
她把秦浩发来的那张日出照片设为壁纸。
她听着那条三秒的语音,一遍,又一遍。
她忽然想写点什么,便打开文档,写下:
“我们从未见过。
可今天,我听见了他的呼吸,看见了他的风,知道了他在第五公里时,会停下来看一眼天空。
原来爱一个人,可以先从回应开始——
你发来光,我接住它,再轻轻扔回去。
如此往返,便成了银河。”
她按下保存,没发出去。
但她知道,总有一天,他会看见。
这一夜,张掖与兰州之间,风依旧在吹。
它穿过山谷,掠过黄河,卷起细小的尘埃,也卷动两颗心轻微的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