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言恋爱社群”内部开始人心浮动。付费用户增长率断崖式下跌,论坛里开始出现公开质疑陆知言方法论有效性的帖子,甚至有人要求他正面回应苏晚晴的挑战。
陆知言尝试通过共同认识的人联系苏晚晴,希望能“沟通澄清”,却发现自己的所有联系方式都已被她拉黑。
挫败感与一种被轻视的愤怒交织在一起,灼烧着他的理智。他意识到,守成只会被动挨打。
他必须反击。
3 致命陷阱
陆知言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他要找到一个苏晚晴无法用常规逻辑轻易驳斥的案例,在她最擅长的领域,给她致命一击。
他选中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武器”——他的表弟,周明。一个就职于互联网公司的普通程序员,性格内向,为人踏实,正在笨拙地暗恋同部门的一个女孩。周明的真心毋庸置疑,缺的只是方法和勇气。
这一次,陆知言彻底摒弃了所有华而不实的技巧。他给周明的唯一指导就是:极致真诚。
他让周明用心观察记录女孩在工作中流露出的喜好(绝不涉及隐私),在她加班到深夜时,默默点一份她喜欢的、热气腾腾的粥品送到前台,不署名;在她负责的项目遇到技术瓶颈时,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供几段清晰有效的代码解决方案,通过同事间接传递,不邀功,不索取任何情感回报。
同时,陆知言调动资源,将周明这个“回归本真”的追求过程,细致地记录并包装起来,准备打造成一个系列案例。他预想着,当苏晚晴按惯例对这个案例发起攻击时,他就可以用这份朴实无华却温暖真挚的情感记录,作为最有力的盾牌和矛,公开反击她的“冰冷解构”,扭转舆论。
然而,苏晚晴的反应完全偏离了他的剧本。在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到周明的实际情况后,她非但没有发起攻击,反而在暗中指导那个女孩,如何识别并回应这份看似笨拙、实则珍贵的真心,甚至巧妙地利用工作之便,为他们创造了两次自然且不显尴尬的单独交流机会。
周明的“成功”,仿佛一记无声却响亮的耳光,抽在陆知言脸上。他精心策划的“真诚”反击战,尚未正式打响,其核心案例反而成了对方理念的最佳佐证。
更让他内心震动的是,在跟进周明这个案例的整个过程中,他被迫反复、深入地阅读苏晚晴过往那些分析“套路男”心理的文章。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对手拥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她对人性弱点,尤其是男性在亲密关系中的那些微妙算计,把握得精准至极。那种纯粹的、不掺杂个人情绪的、基于强大逻辑的智慧,让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欣赏与敬佩。
这种欣赏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警惕,也由此滋生了更强烈的、想要彻底征服对方的欲望。
他决定实施计划中最冒险的一步。他动用了一个绝对干净、无法追查到他本人的社交平台小号,精心伪装成一个被苏晚晴文章“点醒”、对情感套路深恶痛绝的心理学爱好者,以仰慕者和求知者的身份,主动去接近苏晚晴。
他的目标很明确:获取她的深度信任,潜入她的核心圈子,摸清她的底牌和未来计划,然后在她最毫无防备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让她也尝到从高处跌落、信誉扫地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