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粘合剂补汝窑,那是谋杀。
我笑了:
“行,祝你们好运。”
我提着箱子,绕过他们就要走。
赵凯再次拦住我,眼神阴狠。
“今天你要是能把这套工具带出这个门,我赵字倒过来写!”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
“喂?110吗?我要报警。”
“我们博物馆有人偷东西,价值巨大!”
2
警笛声由远及近,警车很快停在博物馆外。
赵凯立刻迎了上去,指着我。
“警察同志,就是他!”
“我们博物馆的前员工,手脚不干净。”
“被我开除后还想偷走馆里的贵重财产!”
他指着我手里的乌木箱子。
“这箱工具,是我们馆里从德国定制的,价值几十万!”
为首的警察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赵凯,眉头微皱。
“请冷静一点,我们会调查清楚。”
他转向我。
“先生,能打开你的箱子让我们检查一下吗?”
“可以。”
我将箱子平稳地放在地上,打开。
一排工具躺在衬垫里。
每件工具的乌木杆尾端,都烙印着一个篆体字——「林」。
赵凯愣了一下。
“对!就是这个『林』字!”
“这是我们馆长名字的缩写,是我们内部的资产标记!”
周围的保安和助理面面相觑。
警察问:
“你确定?”
赵凯的脸涨得通红。
“我……我当然确定!”
“那请出示这批工具的采购记录和资产登记证明。”
警察的语气冷了下来。
赵凯卡壳了。
“记录……记录在行政部,现在已经下班了。”
“那就等你们明天拿来记录。”
“在此之前,这套工具我们要暂时扣押。”
警察说着,就要合上箱子。
“等等。”
我伸手按住了箱盖。
我从箱子的夹层里,拿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文件袋。
从里面抽出几样东西。
一本线装古籍手稿,纸页泛黄,还有几张国际期刊论文。
我将手稿翻到其中一页,上面是用毛笔绘制的工具图样。
与箱中的工具一一对应,旁边还有详尽的注解。
“这套工具,是我太爷爷传下来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手稿上有明确记载。”
然后,我拿起那几张论文,递给警察。
“至于赵总监提到的,所谓『德国定制』的粘合剂,”
“应该是指我的独门配方『百草胶』。”
“它的配方、制作工艺和应用,三年前已发表在期刊《遗产》上。”
“如果赵总监和他请来的博士团队需要学习,”
“我可以把论文的电子版发给他们。免费。”
赵凯的脸色一阵青白。
为首的警察接过论文,看到上面的期刊标识、我的署名和照片。
再看看赵凯,眼神已经变了。
“情况我们清楚了。”
他把论文还给我。
“这是一场误会。先生,您可以走了。”
我收好东西,合上箱子,拎起来。
从始至终,我没有再看赵凯一眼。
身后,传来他气急败坏的咆哮:
“林谦!你给我等着!”
“笔洗要是出了问题,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3
我没有回家,而是走进了博物馆对面的一家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