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该来的总会来。

这一日,刘备终于忍不住,亲至丞相府。他没有穿龙袍,只是一身常服,眉头紧锁,脸上是挥之不去的忧色。

“孔明啊……”他屏退左右,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拉着诸葛亮的手,走到一旁,低声道:“近日,国库……国库的用度,朕略有耳闻。这蜀锦战袍,精钢锁子甲……是否……是否太过了一些?朕知你一心为北伐,为将士,然国之用度,亦当量力而行啊。丞相,要不……您亲自去看看国库的账目?”

诸葛亮看着眼前这位头发已然花白,眼神里带着困惑、担忧,却依旧对自己保持着基本信任的君主,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了一下。他几乎要脱口说出真相,说出那个该死的系统和仅剩的寿命。

但他不能。

他只能维持着那份近乎冷酷的镇定,微微颔首,声音平稳无波:“陛下勿忧。亮,自有道理。一切,皆是为了北伐大业。”

刘备张了张嘴,看着诸葛亮那深不见底的眼眸,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转身离去。那背影,竟显得有些佝偻。

诸葛亮站在原地,久久未动。自有道理?有什么道理?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疯了。

***

次日,成都朝会。

文武百官分立两侧,气氛凝重。北伐在即,国库却被丞相一番“折腾”得几乎见底,流言蜚语早已传遍朝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位手持玉笏,缓步出班的丞相身上。

诸葛亮今日特意穿上了先帝赐下的朝服,神色肃穆,步履从容。他走到御阶之前,面向龙椅上的刘备,深深一揖。

然后,他自袖中,取出了一卷崭新的绢帛。

那不是原始的《出师表》,那是他昨夜,在系统“寿命充足”的提示音背景下,咬着牙,含着愧,一字一句修改出来的“新版”。

他展开绢帛,清朗而沉静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开头依旧,群臣微微颔首。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渐渐变了味道。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然,”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依旧平稳,却让所有竖着耳朵听的大臣心提到了嗓子眼,“然今甲胄已利,旌旗已明,三军将士,披蜀锦而耀日,着精钢而烁星,士气之盛,古今罕有。唯……”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需要积蓄力量,才缓缓念出那石破天惊的一句:

“唯府库之预算,为激励将士,打造军备,已……已暂罄。”

“!!”

大殿之上,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暂罄?花光了?!丞相他……他居然在《出师表》里,就这么直白地说出来了?!还是用这种平静得可怕的语气!

完了!季汉完了!北伐还没开始,国库先空了!这是亡国之兆啊!

刘备坐在龙椅上,身体先是猛地一僵,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他握着龙椅扶手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身体微微前倾,似乎下一瞬就要拍案而起,厉声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