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雨势渐歇,檐角滴答着残雨。

宫中马车抵达,接走晏清,沈家另派马车去送长乐郡主。。

江砚临行时,当真俯身,小心地将那团雪白的小奶狗拢入怀中。

那小狗在他掌中不安分地扭动,湿漉漉的黑眼睛望向沈知意,委屈地“嘤嘤”了两声。

最终还是在沈知意的目送下,被它的新主人“无情”地带上了马车,消失在渐浓的暮色里。

江砚一走,沈子辰如同解了定身咒,肉眼可见地活泛起来。

他端着一盘切好的甜瓜钻进沈知意的院子,凑到姐姐身边,脸上还残留着难以置信的神色。

“阿姐,”他塞给沈知意一块最甜的瓜,压低声音,眼睛瞪得溜圆,“你真应了江老师的婚事?”

沈知意接过瓜,笑问:“你觉得他不好?”

沈子辰闻言,拧眉深思。

陆执那厮,样貌算英俊,但比江老师少了几分清贵气;才学嘛,武将出身,不提也罢;能力如今看来,他识人不明,糊涂透顶!

如此一番比较,他总结陈词,语气斩钉截铁,“依我看,遍观大齐,难有与江老师匹敌者!”

沈知意被他这副老气横秋的模样逗笑,轻斥:“夸张。”

心底却有微澜漾开,不得不承认,江砚其人,确如山巅皓月。

清辉自照,令人难以忽视。

她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你未曾正式受教于他,为何也一口一个‘江老师’?”

当世时风尊师重道,帝师身份自然备受敬仰,但为示区分,朝野上下多尊称其为“江先生”或“江大人”。

唯有真正入其门下,聆听教诲的学子,才会执弟子礼,敬称一声江老师。

沈子辰“嘿”了一声,盘腿坐在罗汉榻侧,道出了缘由:“阿姐你不知,我启蒙的先生就是江老师!

那时他还在书院,听说他父母和离后,江母将体己钱都留给了他。他那父亲嗜赌,常去书院纠缠要钱,家中叔伯见这一支不成器,渐渐疏远。江老师日子过得清苦,总是一边埋头苦读,一边四处寻些活计补贴。

咱们祖父不是有名的大儒嘛,当时也在书院教书,见江老师心生怜意,便向院首举荐,让他教导我们这些启蒙学子,赚些束脩。

后来,江老师不仅教我们,连祖父懒得批阅的其他学子课业,也都交由他代劳。”

此中事,在江砚如今功成名后,甚少有人再谈及详情。

沈知意闺中女子,自是少有耳闻,初听不禁感慨。

沈子辰顿了顿,想起什么,朝沈知意挤挤眼:“阿姐你早年写的那些诗词,有不少旁批,就是江老师的手笔,我亲眼看见过!”

沈知意如闻平地惊雷。

她依稀记得,祖父在世时的确常盛赞一门生,又每每喟叹天意弄人,那人似乎表字是“闻鹤”?

难不成,竟是江砚?!

她心跳骤然失序,昨日展读江砚来信时,那挥之不去的熟悉感再次涌上心头。

沈子辰又与她闲话片刻,便被沈知意以“小孩子需早睡”为由劝了回去。

屋内重归寂静,唯丫鬟走动拾掇窸窣声。

沈知意默然良久,终是起身,从箱笼深处翻找出几摞旧日诗稿。

她指尖微颤,将诗稿旁批那略显青涩却已初具风骨的字迹,与昨日江砚那封帖子锋芒内敛的信笺并置对比。

虽笔触一稚嫩一成熟,但其间清峻风骨,起笔藏锋转承勾连间的神韵,竟是如出一辙。

沈知意捧着纸张,心潮翻涌,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自处。

她又想起昨日马车内,他那句低沉而笃定的话。

“江某心悦姑娘,比他久。”

江府书房,灯火长明。

江砚回府后,将小狗交由心腹管家,叫寻懂行的下人好生照料。

他特意吩咐:“若明日沈姑娘过府,一切需以她为重,不可有半分怠慢。若她来时,当赶紧找人去官署叫我回来。”

管家躬身应是,江砚进了书房。

他视线落在手背上,那抹只余浅浅薄红的痕迹,眼底似有冰雪消融般的暖意。

须臾,他敛起所有外露的情绪,目光转向书案上堆积的公文案牍,神情恢复了一贯的沉静。

翌日,寅时刚至,天色未明,江砚便已起身整装,准备入宫早朝。

临行前,他行至廊下,再次对候着的管家淡声吩咐:“今日沈姑娘若来,府中一切,皆由她心意。”

管家连声应下,心下却有些诧异。

主子的吩咐,但向来只说一遍,从无重复。

莫非是近日公务繁忙,辛劳过度,忘了已吩咐过一次?

江砚踏入朦胧晨曦之中。

……

沈知意在房中闲坐,想起昨日那只温顺亲人的小奶狗。

它被江砚带走时那两声委屈的嘤咛,此刻想来,竟让她心头微软。

不过,想去江府探望的念头悄然浮起,旋即又被她按下。

婚期近在眼前,此时主动上门,未免显得过于急切,虽有江砚昨日那番话开解,但终觉于礼不合。

她与陆执定亲三年,平日是与陆老夫人、陆夫人常有走动的。

与江砚定亲前,对沈知意来说这两人是很陌生的。

算来距离婚期不过三日。

与当初筹备与陆执的婚事时,诸多繁文缛节相比,此番临时更改婚约,一切竟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畅。

纳吉、请期诸般事宜,一应由江砚亲自督办,条理分明,效率极高,沈家这边竟未感到多少冗杂之累。

她恍惚觉得,这桩看似仓促的婚事,反倒比先前那场更为轻巧妥帖。

沈知意忽然念起,江砚赠她信物,她却还未曾有过回礼。

心意一动,她便唤来春草:“去将我珍藏的那匹月白云纹锦取来。”

布料取来,沈知意亲自裁出香囊的形状,又铺开宣纸,凝神提笔,细细描摹出花样:

一侧是孤鹤翔云,姿态清逸;另一侧是碧池芳草,疏朗有致。

描好花样,她便俯身于绣架前,一针一线,仔细绣制起来。

她做什么事都专注,直至晚霞漫天,染红了窗纸,她才将香囊绣好,抬头转了转僵硬的脖子。

恰在此时,春草脚步匆匆地进来,“小姐,西角门当值的小厮来报,说瞧见一只白色的小狗崽子在府外墙根下打转,毛色模样,倒有几分像昨日您抱过的那只!”

沈知意心头一怔。

江砚行事何等周密谨慎,他既亲自将小狗带走,又言明府中有擅医兽仆,怎会容它轻易跑出?

她立刻起身:“走,去看看。”

两人来到西角门,小白团子熟悉沈知意的气味,见到她欢快地摇着尾巴冲她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