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清在小二的木屋又住了五天。这五天里,月圣城城外的后山多了三个忙碌的身影——宁清教小二和小杨辨认草药,哪些是止血的,哪些是清热解毒的,哪些看起来绿油油却藏着剧毒;她教他们设更精巧的陷阱,用藤蔓和树枝编出能困住野兔的活套,在陷阱旁撒上碾碎的草籽,连最狡猾的山雀都能引过来;她还教他们怎么处理猎物的皮毛,把兔子皮、山鸡皮硝制后晒干,说以后天冷了能做个小垫子,至少能挡点风。
小二学得极快。宁清教他辨认草药时,只说一遍草药的形状、气味和功效,他下次再见到,就能准确叫出名字,甚至能指出宁清没提到的细节——比如某种止血草的叶子背面有细细的绒毛,雨天采摘药效更好。宁清教他设陷阱,第一次他跟着宁清做,第二次自己尝试,就把宁清原本的陷阱改了一点——在活套旁边多放了一块沾了野果汁液的石头,结果当天就困住了两只野兔,比宁清之前设的陷阱还管用。
“你倒是聪明,”宁清看着陷阱里的野兔,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我教过的师兄弟里,也没几个能第一次设陷阱就改进方法的。”
小二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就是觉得,野兔子喜欢吃甜的,沾点野果汁,说不定能引它们过来。”他没说的是,以前在流民窟里,为了抢一点吃的,他早就练出了观察的本事——哪只野狗护食,哪个人好说话,他看一眼就知道,这种本事用到设陷阱上,竟意外地好用。
小杨也学得很认真,虽然不如小二快,但每次都记在小本子上(那本子是宁清给他的,还有一支断了尖的毛笔),晚上睡前会拿出来翻一遍,遇到不懂的就问小二或宁清。他渐渐从失去母亲的悲伤里走出来,脸上有了笑容,每天早上会主动去捡柴火,晚上会帮小二烧火,偶尔还会和宁清开玩笑,说“宁大人,今天我们去抓只大野猪吧”,惹得宁清哈哈大笑。
这几天的伙食也好了很多,每天都有肉吃——野兔、山鸡,偶尔还能抓到一只小麂子。宁清教他们把肉熏干了保存起来,说以后没猎物的时候可以吃。小二把熏好的肉分成三份,一份给小杨,一份留给自己,一份想给宁清,却被宁清拒绝了。
“我不用,”宁清笑着摆手,“我是修仙者,几天不吃东西也没事,这些肉你们留着,以后我走了,你们也能多撑几天。”
小二听她提到“走”,心里莫名一沉。这几天的生活太温馨了,有肉吃,有温暖的木屋,有宁清教他本事,有小杨在身边叽叽喳喳,他几乎忘了自己是个乞者,忘了这世上还有颠沛流离。可他知道,宁清是“仙人”,她有自己的世界,不可能一直待在这破木屋里,和他、小杨一起过这种日子。
有天晚上,外面下起了小雨,和宁清刚来那天一样。小二在灶房烧火,宁清坐在旁边,看着火苗发呆。小杨已经睡了,屋里很安静,只有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和雨滴打在屋檐上的“滴答”声。
“小二,”宁清突然开口,“你有没有想过,离开月圣城?”
小二愣了一下,手里的柴火停在半空:“离开?去哪里?”他从九岁来到月圣城,就没离开过这里,城外的流民窟虽然苦,但至少是他熟悉的地方,离开这里,他不知道自己能去哪里。
“去更远的地方,”宁清看着他,眼神很亮,“比如有修仙宗门的地方,像汉城的青元宗,那里有很多修仙者,有很多修炼资源,如果你去了那里,说不定能成为真正的修仙者,不用再怕张大户,不用再担心饿肚子,还能保护小杨。”
小二低下头,沉默了。他不是没想过,宁清教他本事的时候,他偶尔会想,如果自己也能像宁清一样,会飞,会设厉害的陷阱,是不是就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是不是就能让小杨过上好日子?可他觉得那太遥远了——青元宗是修仙宗门,收的都是有资质的人,他一个乞者,连名字都没有,怎么可能进得去?
“我……我不行,”他小声说,“我没资质,也没背景,青元宗不会要我的。”
宁清看着他低落的样子,心里有点疼。她知道小二心里的自卑,从他不敢和自己对视,从他总是把好的东西让给她和小杨,她就能看出来。她想告诉他,他很聪明,很有天赋,只要给他机会,他一定能成为厉害的修仙者,可她又不敢说——修仙界比人间更残酷,门派纷争、资源争夺、正邪对立,她怕把小二卷进来,会让他遭遇更大的危险。
那晚的对话就这样不了了之。宁清没再提修仙宗门的事,小二也没再问,只是心里那粒种子,却悄悄发了芽。
第六天早上,天还没亮,宁清就醒了。她悄悄起身,走到外间,看着灶台上那口乌黑的铁锅,看着墙上挂着的、已经硝好的兔子皮,看着里间床上熟睡的小二和小杨,心里五味杂陈。昨晚她收到了师兄的传讯——叛徒的踪迹在汉城出现了,她必须立刻出发,不能再留在这里。
她从怀里摸出两样东西:一本蓝色封皮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青云基础诀”四个小字,那是她小时候修炼的入门功法,虽然是基础,但很适合初学者;还有一把银色的短刀,刀身很薄,泛着淡淡的寒光,那是她十五岁生日时,爷爷宁德海送给她的贴身佩刀,她一直带在身上。
她把小册子和短刀放在灶台上,又写了一张纸条,用石头压着——她知道小二读过几年书,能看懂字。纸条上写着:“小二,我有急事需离开,此功法可助你踏入仙途,佩刀可防身。若你愿修仙,可去汉城青元宗寻我。勿念。宁清。”
她犹豫了一下,把刀鞘留在了自己的怀里——她想起爷爷说过,修仙界中,女子送男子佩刀不送刀鞘,是“倾心相赠,待君归来”的意思,她虽然没明说,但心里却隐隐希望,能有和小二重逢的一天。
做好这一切,她最后看了一眼里间的小二和小杨,轻轻推开房门,走了出去。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后山的空气很清新,她运起灵力,脚步轻轻一点,身体就飘了起来,很快就消失在薄雾中,只留下木屋旁的草叶上,还沾着她踩过的露珠。
小二是被小杨叫醒的。小杨揉着眼睛,说:“二哥,宁大人不见了!”
小二心里一紧,连忙爬起来,跑到外间——灶台上空荡荡的,只有那本蓝色封皮的小册子、银色短刀和一张纸条。他拿起纸条,一字一句地读着,手忍不住发抖。他拿起小册子,翻开第一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一些奇怪的图案,标注着灵力运转的路径;他又拿起短刀,刀身很轻,却很锋利,轻轻一碰,就能割破手指。
“宁大人……走了?”小杨凑过来,看到纸条上的字,眼睛有点红,“她还会回来吗?”
小二握紧了手里的小册子和短刀,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坚定的想法。他抬头看着窗外的薄雾,声音很认真:“会的,我们会去找她。”
从那天起,小二和小杨的生活变了。小二每天早上都会教小杨认字,然后一起修炼“青云基础诀”——他没想到,自己修炼的速度会这么快,第一天就能感受到体内有微弱的灵力流动,一个月后,竟直接突破到了炼气一层;小杨虽然慢一点,但三个月后,也成功感受到了灵力,踏入了炼气一层。
他们把熏干的肉和攒下的银子都背在身上,又把小杨母亲的坟重新修了一遍,立了一块简单的木碑。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小二和小杨坐在木屋前,看着满天的星星。
“二哥,我们真的要去汉城吗?”小杨有点紧张,“青元宗那么厉害,我们能进去吗?”
小二摸了摸他的头,举起手里的短刀:“宁大人说了,我们可以去青元宗找她,而且我们现在也是修仙者了,一定可以的。”他顿了顿,又说,“等我们变强了,就再也不用住破木屋,再也不用啃树皮,我们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更多像我们一样的人。”
小杨用力点头:“嗯!我要变强,保护二哥,还要谢谢宁大人!”
第二天早上,小二锁上了木屋的门——那是他住了九年的地方,有苦有甜,但他知道,他不能再留在这里了,他要去寻找新的生活,去踏上宁清为他指引的仙途。
两人背着行囊,沿着小路,朝着汉城的方向走去。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小二回头看了一眼月圣城的方向,心里默念:“宁大人,等着我,我一定会找到你,一定会成为厉害的修仙者。”
他不知道的是,他手里的这本“青云基础诀”,虽然是基础功法,却只有宁家的嫡系子弟才能修炼;他更不知道,他修炼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修仙者,甚至比青元宗的天才弟子还要快——一年后,他将以炼气五层的修为,站在青元宗的山门前,震惊整个宗门。而他和宁清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