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李树和这一路上,到处都能看见松鼠在枝头跳来蹦去,这大雪连天的,叫人看见,还以为山里出了什么大事。

“不知道这么多松鼠,有没有一两只灵性比较高的。”

李树和寻思着。

他还记得,“聚兽调禽”法术觉醒的时候,最早看到的那个画面里,无论是头顶的巨大飞鹰,还是那人乘坐的黑色豹子,或者金色老鼠、白色巨狼,应该都是那个古代人控制的灵兽。

想到那个画面,李树和心底难免也有些澎湃。

一只壮了整整一圈的大松鼠,就在这会儿,突然闯进李树和的特殊视野里。

在法术视野里,每个小动物,其实周边都有一圈淡淡的光芒。

李树和之前看见的老鼠、野鸡,小松鼠啥的,这一圈光芒都是灰扑扑的,这意味着它们灵性有限,只是最普通的小动物。

而眼前这只格外大的灰松鼠,却不是灰色,而是隐约冒着白光。

灵兽?

大松鼠眼珠子乌黑溜溜的,站在枝头,脑袋一动一动地看了李树和一会儿,突然一跃而下,准确落在他肩膀头上。

李树和忍住惊喜,用“聚兽调禽”之术,跟它沟通起来。

这种灵兽的沟通,又难又简单。

难的是,它的灵性让它有更强的自主,李树和想要控制它,需要更大的耐力和意志。

简单的则是,只要控制成功,后续的沟通就非常容易,它能理解的很快。

过了一阵,李树和额头上都浸出了一点汗渍,才成功控制了自己的第一头灵兽。

一旦成功,感觉就完全不同。

如果说之前他掌握“聚兽调禽”,就像隔了一层布摸媳妇,那现在,这层布已经不复存在了,他对法术的理解无比清晰。

这只灵兽松鼠,就像个门户,连接了他跟“聚兽调禽”法术。

无论是法术视野,还是对小动物的控制,都立刻上了一个大台阶。

李树和让灵兽松鼠停在自己肩膀上,尝试着控制周遭的小松鼠们,这些小动物一下子立了起来,然后整齐划一,嗖嗖嗖地朝着东边窜去。

过了不多时,每个小松鼠都叼了个松塔子,扔在李树和面前。

“哈哈哈,我有一支松鼠大军了。”

不过松塔是它们食谱上的,之前也认过,要是换一个陌生东西,还得看它们有没有辨认能力的。

至于灵兽松鼠,灵性就不是普通松鼠可以相比较的了。

李树和带着它走出去半个小时后,其实已经不在松鼠的活动范围内了,对它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回去。”

灵兽松鼠一下子跳上枝头,准确地寻到方向,把李树和带了回去。

李树和忍不住一击掌。

这太重要了。

要不是怕迷山,李树和早就往大山深处去了。

现在有了灵兽松鼠,再等他学好打猎的本事,就能去大山脉深处纵横了,整个原始山脉的资源,都将对他打开怀抱。

“以后就叫你大灰吧。”

李树和摸了摸大灰的脑袋,感觉一人一鼠,确实产生了一些特别的感应——这是跟控制普通动物,完全不一样的。

“看来控制大灰这种灵兽,才是‘聚兽调禽’的正确打开方式。”

李树和打开法术视野,发现也比之前扩大了一些。

“这还是刚开始控制小灰,后面应该还会有进步。”

法术有了进展,李树和也挺高兴,逗了松鼠大灰一阵。

这松鼠已经完全不害怕他,小脑袋在他掌心蹭了好几下,才跳到一棵大松树上,叽叽尖叫几声。

大灰身后,一大群小一圈的灰色松鼠,就开始四散开来,去帮李树和收集山货去了。

不愧是灵兽。

“大概创造这个法术的人、或者神仙,也想不到我会拿它来采集山货,发家致富吧?”

李树和摸摸脑袋,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耽误了不少时间,他脚程快了一些,等到了下野鸡套子的地方,特殊视野里,果然又看见好几只野鸡,被套子死死套住。

“咦?”

李树和眼睛一瞪,走到一个套子跟前。

这个套子还捆着一只野鸡鸡脚,旁边是一堆鸡毛、骨头碎渣、血迹——显然是被什么野兽啃了。

“能咬碎骨头,不太像是黄皮子、貂啊,难道是狼?这东西倒是不贪,吃了我一只鸡就走了。”

李树和没有生气,都是山上的东西,没有落袋,就算不上自己的。

他用特殊视野找了找,也没发现什么,只好记下来,收了野鸡和套子,开始原路返回。

这一回收获了六只野鸡,比上次少一点。

不过因为大灰的本事,他出山的时候,背篓里的山核桃什么的,倒是凑满了大半背篓,足有七八十斤,要不是修行法术带来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估计都背不动。

松塔他没拿,留给松鼠们当储备粮了。

混杂在山核桃里的橡果,李树和也还给了松鼠们。

橡果其实也有用,可以拿来做豆腐,不过黄豆豆腐价贱,没什么人费劲做橡树豆腐——几十年后,倒是有人花大价钱,特别要吃这个。

李树和揉揉大灰小脑袋,让它小心人类,就下了山——这片林子的捕食者,应该奈何不了灵性十足的大灰。

......

林云芳看着大半背篓的东西,有点不知道说啥。

“你这掏松鼠洞的本事,是跟喇个学的?”

李树和忍住笑:

“那你就别管了,你赶紧收拾一下,我等会就要去大河滩接人了。”

他跟大山哥约好了,下午去接人,再到摊市去。

林云芳一个农村妇女,也懒得想太复杂的事情,就手开始挑拣起来,再拿秤一样一样称过。

“山核桃有60斤出头,还有7斤的香榧,6斤多的松子......松塔你没要啊?”

李树和点点头:

“没机器,自己扒太费劲了,一背篓也出不了多少松子。”

上回他背回来的华山松松塔,林云芳和李淑梅、李树平三个,有时候还有雪花婆,闲下来的时候就在门口敲敲敲,一点一点地都敲出来。

最后也就收了2斤多点松子,跟东北红松比,差远了,人家一棵树能出三四十斤松子,价格也比不上。

松子这东西现在不值钱,跟山核桃差不多,但更加费功夫费力气,李树和不想让老娘把腰累断了,就换个几块钱。

挖冬笋就够伤腰的了,不过那是拦不住的。

“其实闲着也是闲着,能挣一点是一点啊。”

林云芳有点可惜,才吃了几天饱饭啊。

一斤松子5、6毛钱,一个月要是能敲个三五十斤,不也顶得上工人一个月开支了吗。

可她也不想想,三五十斤松子,要几百上千斤松塔了,把松鼠们累死才行。

“算了吧,给你累出毛病来,再说也没有那么多松塔,松鼠窝就那么大,松塔都是藏土里,不好掏。

再讲过了这个年,有你忙活的呢。”

“忙活什么?你是说分地啊?

嗨,大队的水田就那么多,我们家也就是五六亩田,到时候找大成他们,一起把几家田种了,忙不了多长时间。

要是分田的时候,能把五六亩田都分在一起,离水塘近一点,就好种了。

再离大路边近一点,就更好了,到时候挑担也省力。”

说到分地,林云芳也忍不住畅想起来。

不过她想归想,手上是不停的,把东西都装进了大竹筐里。

李树和就手把装了货的竹筐,放到二八大杠上,一边捆绳子,一边说道:

“明年我打算把老屋改一改,多养几头肥猪,再养一群鸡,到时候你不得忙吗?”

李树和既然有“聚兽调禽”的法术,除了打猎采集,养殖肯定也是错不了的。

不说别的,牲口最怕受惊生病,这两样李树和都能安抚,或者早早发现。

“养猪啊?”

林云芳不知道李树和的底细,挺犹豫。

所谓“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牲口可不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猪仔要钱,精饲料要钱,阉猪要钱,打针要钱......要是猪养不成,这些全都要赔进去。

但是一头猪养到二百斤,能卖一百块呢,真能多养几头,赚头也大。

李树和看他娘一脸纠结,也不劝她,只说:

“而且明年我打算起新屋的,那事情更多。”

林云芳惊的脱口问道:

“明年你拿什么起新屋?”

这年头人口多,一个新屋都得有好几个房间,像样一点的,没个2000块拿不下来。

雪花婆家的房子,当初肖建国就掏了三千块出来。

李树和也不管他老娘懵瞪着,一甩腿就上了自行车:

“我走啦。”

“行,你骑车慢点啊,帽子戴好,别跑风。别给他们买零食了,糖果子、冻米糖都还有呢。

也别买肉!不能天天吃肉啊。”

“知道了。”

李树和喊了一声,脚蹬一踩,就冲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