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怕吗?”他问。

“……啊?”沈轻歌愣住了,捧着水杯的手指微微一颤。

她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又飞快地摇了摇头。

怕,事关小命,当然怕。

在他面前,示弱有时候是武器,有时候却是催命符。

她不知道现在该用哪一种。

顾峥看着她这副又想点头又想摇头的纠结模样,眼底浮起一分笑意。

他喝了一口水,将杯子放到茶几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沈轻歌,我们谈谈。”他终于进入了正题,“我不会问你那些事是怎么知道的,我也不关心你是做的梦,还是有什么特别的直觉。我只关心两件事:事实,和后果。”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那股无形的压力再次笼罩过来。

“事实是,你已经救了我两次,救了你自己三次,你很有用。”他的措辞很谨慎,“但后果也很危险。今天的事,如果传出去,你猜别人会怎么看你?是把你当成福星,还是当成一个无法理解的异类?异类通常意味着什么,你应该明白。”

他一针见血指出了她的担忧。

沈轻歌之所以小心翼翼地伪装,就是怕被当成怪物。在这个年代,一个无法被科学解释的现象,很容易被扣上各种可怕的帽子。

“我……”她想辩解,却发现无从开口。

“你不用解释。”顾峥打断了她,“我找你来,不是为了审判你,是为了解决问题。”

他看着她,目光前所未有的严肃,“从今天起,我需要和你约法三章。”

“第一,你的这种能力,以后只能对我一个人使用。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对除了我之外的第二个人,透露或者暗示分毫。”

“第二,”他伸出第二根手指,声音沉稳,“你需要信息的时候,我会给你看相关的资料。你需要提醒我的时候,可以用任何方式,看错了文件也好,讲个故事也好,甚至直接告诉我你的直觉。方式不重要,我会判断,并且由我来执行,你不能擅自行动。”

这一条,是在规范她的进谏方式,并且将最终的决策权牢牢掌握在他自己手里。

他要的是一个信息源,而不是一个能左右他行动的神谕。

“第三,”他目光落在她的眼睛里,平静深邃得像是一口古井,“作为交换,我会负责你的一切安全。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外面。只要你在规则之内,没人能动你。你的工作,你的前途,我也会给你安排好。你不需要再像现在这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沈轻歌轻轻抬眼,静静看着他。

她设想过无数种可能,甚至可能要被当成精神病。她唯独没有想到,顾峥会选择……跟她合作。

他作为一个极致的实用主义者,没有管她这个能力是怎么来的,而是直接跳到了如何利用和管控这个能力的层面。

他太懂得谈判了,安全,前途,这是她穿过来以来,最渴望的东西。

大佬这脑回路,不愧是干大事的。不纠结玄学,直接谈利益和规则。

冷静,理智,强大,提出的这三条规则,将她这只无法预测的变数,牢牢地框定在了他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

这是一个交易。

换句话来说就是,她用自己最大的秘密,换取一个抱大腿的机会。

良久,在顾峥耐心而又充满压力的目光下,沈轻歌缓缓地,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同意。”

“很好。”他轻轻笑了一下,言简意赅,“今天的事,到此为止。你回去休息吧,明天照常上班。”

沈轻歌点点头,刚走到门口,手搭上门把手的时候,身后又传来了他的声音。

“沈轻歌。”

她回过头,“嗯?”

“记住我们今天说的话。”他看着她,淡淡笑一笑,“这是规则,也是承诺。”

沈轻歌的心莫名一跳,用力地点了点头,拉开门,快步走了出去。

***

约法三章后,沈轻歌依然是那个在办公室里端茶倒水、整理文件的实习生。

有时候接待外宾时人手不够,沈轻歌就会被叫去负责茶水准备。

但是泡茶什么的,有点太老土了。

顾峥不是说了吗,要展现开放包容的国际形象。

事情交给她就放心,保证办好!

沈轻歌动用食堂阿姨的人脉,搞来几瓶珍稀的可口可乐,倒在茶杯里,端进会议室。

高端!

然而等外国商人到了之后,他看着杯子里冒泡的黑色液体和吸管,表情一言难尽。

顾峥眼角余光扫到,想想就明白又是沈轻歌的杰作。

他面不改色,从容地拿起自己那杯茶,对外国佬笑道:“不如尝尝我们滨城的特级龙井?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茶文化,更有滋味。”

顺势示意小王立刻将可乐全部撤下,换上热茶。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丝毫没让客人感到尴尬。

送走外宾后,顾峥让沈轻歌留下。

他指着那杯没来得及倒掉的可乐,问,“你想干什么?”

“他虽然是外国人,但是他最喜欢喝的是地道的中国茶!最讨厌喝可乐,你差点毁了一桩投资知道吗!”

这次真的不罚不行,顾峥冷声道,“去抄写《对外接待礼仪守则》二十遍,不抄完不准下班。”

沈轻歌被他凶得不敢出声,小声说了句对不起就连忙跑了。

***

沈轻歌以为顾峥要让她坐冷板凳了,却没想到午饭过后刚踏进办公室,又接到了一个新任务。

“下周,省里会派一个经贸考察团过来,随行的还有一位从香港来的纺织业大亨,姓梁,有意向在滨城投资建厂。市里很重视,由我牵头负责接待工作。”

顾峥把一份人员名单递给她,“你把这些人的背景资料整理一下,越详细越好。”

沈轻歌接过名单,心里的小算盘立刻打响了,想要大腿抱得牢,这次的事情必须办得漂亮!

她看着名单上“梁文生”这个名字,努力在脑海里搜索着关于他的记忆碎片。

港商、纺织业、投资……有了!

在大纲里这个梁先生是个关键的配角。他前期因为不熟悉内地的营商环境,加上被一个副市长的亲戚从中作梗,投资意向一直摇摆不定。

后来是男主用诚意和专业打动了他,才最终促成了红星县那个大型纺织厂的合资项目。

但打动他的关键点是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