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腔课的惨败像一层厚厚的阴霾,笼罩在林晚秋心头。晚餐她依旧没有去餐厅,只让工作人员送了点清淡的食物到房间。食不知味地勉强吃了几口,便再也咽不下去。
窗外,城市的夜生活刚刚开始,霓虹闪烁,车流如织,充满了现代的喧嚣与活力。但这番景象却让她感到愈发疏离。她拉上厚厚的窗帘,将那片浮华隔绝在外,也将自己封闭进一个更令人窒息的沉默空间。
练习室里那本天书般的曲谱,她几乎不敢再打开。那些扭曲的工尺符号和晦涩的唱词,仿佛带着嘲讽的尖刺,多看一眼都会让她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但就这样放弃吗?
沈素云冰冷的评价、程砚声无声的轻视、其他嘉宾隐约的优越感、还有那百分之七十的淘汰率……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她仅存的自尊心。她不能就这么认输。
可是,突破口在哪里?唱腔她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掌握,身段更是僵硬笨拙。她对杨玉环的理解,依旧停留在“红颜祸水”、“帝王宠妃”这些苍白扁平的标签上。
U盘。
她想起何老师给她的那个U盘。
她将它插入电脑,点开里面的音频文件。一阵悠扬的笛箫声过后,一个婉转清丽、韵味悠长的女声流淌出来,唱着正是《惊变》的段落。那声音时而甜媚,时而惊惶,将情绪转折诠释得淋漓尽致。
是好听。甚至堪称艺术。
但林晚秋听着,却依然觉得隔了一层什么。那技巧太高超,情感太程式化,仿佛一个精美无比的瓷器,她能欣赏其美,却无法触摸其温度,更无法想象自己如何能变成那样。
光听模仿,似乎行不通。
她烦躁地暂停了音频,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电脑触摸板。浏览器还开着,搜索框里躺着之前输入的“《长生殿》 杨玉环”几个字。
鬼使神差地,她点开了一个提供《长生殿》电子版全文的链接。
密密麻麻的文言文字映入眼帘。洪昇的原著,比她想象的要厚重得多,文辞华丽,引经据典。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沉下心,从第一出《传概》开始读起。她跳过那些繁复的套曲和次要情节,主要寻找着与杨玉环相关的部分。
《春睡》、《禊游》、《傍讶》、《幸恩》、《献发》、《复召》……一出一出看下来,她看到了杨玉环的娇媚受宠,也看到了她的娇妒耍性,看到她与梅妃的争风吃醋,看到她因忤旨被遣归家又复召回宫中的起伏……
文字是生动的,故事是跌宕的。
但林晚秋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杨玉环?在她看来,剧本里的杨玉环,更像一个被帝王宠溺坏了、有些任性、善于撒娇争宠的美丽女人。她的喜怒哀乐似乎都系于君王的恩宠之上。她的爱,带着强烈的占有欲和不确定性。
这和她内心深处,因为那个诡异梦境而隐约感受到的——那种在马嵬坡面临死亡时巨大的惊恐、绝望底下隐藏的骄傲与平静——似乎……并不完全一样。
剧本里的杨玉环,更像一个符合男性想象的、符号化的“宠妃”。而梦里的那个,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她自身的悲剧性内核。
“她不过是个依附于帝王爱情的女人,幸运时极尽荣华,倒霉时便被弃如敝履。她的痛?她的痛大概就是失宠和死亡吧?”林晚秋合上电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低声喃喃。她试图这样去理解,这样去代入,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无法真正触及灵魂。
她无法将自己代入这样一个似乎只有“恋爱脑”的角色。她林晚秋在娱乐圈沉浮十几年,见识过太多虚情假意和利益交换,她不相信那种纯粹依附性的爱情能产生多么惊天动地的力量,更无法理解这为何能称之为“千钧之魂”。
难道沈素云所说的“魂”,就是指这种对帝王至死不渝的爱恋?
她觉得失望,甚至有一丝荒谬感。
夜更深了。
台灯昏黄的光晕下,林晚秋独自坐在书桌前,面前是摊开的电子版《长生殿》和那份天书曲谱。她却觉得自己离理解杨玉环,离完成考核,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
技巧无法掌握,情感无法共鸣。
她仿佛被困在了一个透明的茧房里,能看到外面的目标,却被一层无形的、坚韧的屏障牢牢挡住,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突破。
绝望的情绪,如同窗外沉沉的夜色,一点点吞噬着她。
难道她真的就如沈素云所说,是一朵“无根之花”,永远无法理解、也无法演绎这种沉淀了千百年的厚重情感吗?
那个梦,那个勒痕……又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闭上眼,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就在意识即将模糊的边界,她仿佛又听到了那悲凉的乐声,极细极远,若有若无……
突然,一个极其荒谬、却又无比强烈的念头,毫无征兆地闯入了她的脑海——
如果……如果洪昇写的,并不是全部的真实呢?
如果剧本之外,马嵬坡上的杨玉环,有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心境呢?
这个念头让她猛地打了个寒颤,瞬间清醒过来。
她睁开眼,看向镜中那个脸色苍白、眼神却因为某个疯狂想法而微微发亮的自己。
她是不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