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陆川用手颠了颠,又捏了捏,这些“特制茶饼”入手的分量,比真正的普洱茶饼要稍稍沉一点点,少了些茶叶的松软,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硬滑。
果然!
陆川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也彻底冷硬了起来。他严肃地朝陈岸使了个眼色,陈岸点头会意。
陈岸迅速取来几个外观几乎无法分辨的“道具茶饼”。这是他们之前为了应对新型藏毒方式而秘密准备的,内部嵌有最先进的微型追踪芯片,芯片周围也被压成了普洱茶。
从外观上看,就是一个正常的普洱茶饼。
时间紧迫。两人在昏暗的仓库里,如同最高明的魔术师。
别人是大变活人,他两是大变茶饼。
陆川小心翼翼地将夹层里部分“特制毒茶饼”取出,迅速替换成陈岸递来的“道具茶饼”。
整个过程在无声的默契中完成,汗水顺着两人的的鬓角滑落。
“好了!”陈岸低声道,他迅速将竹筐恢复原状,表面看不出任何被翻动过的痕迹。
陆川最后看了一眼替换下的那几块“毒茶饼”,它们安静地躺在证物袋里。
他深吸一口气,抹去额角的汗水,对陈岸点点头说道:“通知技术组,启动追踪器。放行!”
“是!”
货车被放行了。
玉罕如蒙大赦,一直紧绷的肩膀瞬间垮塌下来,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她甚至不敢再看陆川一眼,催促着司机赶紧开车。
货车缓缓驶离检查站,汇入车流,很快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陆川站在检查台旁,目光犀利如鹰隼,紧紧盯着陈岸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一个微弱的绿色光点正在屏幕上稳定地移动。
“跟上它。”陆川的声音冷硬如铁,“看看这车‘好茶’,最终要送到哪位品茶人的手里。”
陈岸拿起对讲机:“技术组,对证物取样,并进行一级深度分析。我要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常规检测仪为什么没反应?”
仓库里,被留下的几块“毒茶饼”静静地躺在实验台上。
陈岸拿起其中一块,用小刀极其小心地刮下一点粉末,放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
当图像清晰地投射在屏幕上时,陈岸的瞳孔骤然收缩,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那粉末在微观世界呈现出一种奇特的、非晶体的胶状结构,与他见过的任何传统dupin形态都截然不同。
他猛地抬头,看向陆川,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惊:“陆队!这不是海洛因,也不是冰毒晶体。”
“那是什么?”陆川的脸上也是震惊。
“这东西…伪装得太完美了!它看起来是固体粉末,但微观结构显示,它更像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可以轻易溶解的液态基质。一种全新的东西。”
陆川的心猛地一沉:“全新的dupin?”
说完,陆川也走到显微镜旁,仔细地观察起这种奇怪的东西。
而此刻,那辆带着追踪器的货车,正载着那个谜一样恐惧的傣族姑娘玉罕,离检查站越来越远。
在车辆驶离国境线后,玉罕的手颤抖着伸进衣襟内,死死攥住了一枚冰凉坚硬的物件——一枚造型古朴、尾羽华丽的孔雀银胸针。
“阿妈...”她在心底默默地念了一句。她的眼神望向车窗外飞速倒退的山林,绝望如同藤蔓,再次缠绕上她的心口。
......
陈岸实验室的灯光彻夜未熄。
高倍电子显微镜下,那些从“毒茶饼”中取出的奇异粉末呈现出令人不安的形态。
它们并非传统的晶体结构,而是无数微小胶状液滴凝固后的聚合物,包裹着更细小的、闪烁着微光的未知分子团。
“难以置信…”陈岸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和技术人员的亢奋。
他指着屏幕对陆川说:“陆队,你看。这根本不是固体粉末!它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液态冰毒基液。在干燥状态下伪装成粉末,一旦接触热水或特定溶剂,瞬间溶解。无色无味,混入饮料神不知鬼不觉。”
“常规的扫描仪根本检测不出它的分子特征,因为它巧妙地‘模仿’了茶叶的某些成分。”
陆川盯着屏幕上那诡异的微观世界,心头笼罩的阴影又加重了几分。
新型液态冰毒,比传统dupin更隐蔽,危害更大。蝰蛇手里握着这样的东西,一旦大规模流入…
“源头呢?能追踪到配方或产地吗?”陆川沉声问。
陈岸摇头,面色凝重:“工艺很复杂,涉及多种新型前体化学品,来源不明。当务之急是盯死这批货的去向。”
“追踪器信号呢?”
技术民警小刘立刻汇报:“信号显示目标车辆离开检查站后,没有直接前往昆明方向,而是在边境线附近兜圈子,最后…信号消失在‘南伞集’外围,靠近老橡胶林一带。”
“南伞集?”陆川的眉头拧成了他名字中的“川”字。
南伞集,一个位于勐卡西南、紧邻边境、以玉石和山货交易闻名的边陲小镇,那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聚,社会治安环境向来不好。
“他们在那里兜圈子干什么?难道交接点就在南伞集附近?”
“极有可能!”陈岸分析道,“采用人货分离、化整为零的方式,在边境完成最终分装和转移,是规避我们追踪的常用伎俩。信号消失在橡胶林,那里地形复杂,便于藏匿和分散运输。”
“不能再等了!”陆川猛地起身,眼中寒光乍现,“秦菲!立刻集合行动队!便装,民用车辆,配短突和手枪。目标区域:南伞集外围老橡胶林。陈岸,你带技术组远程支援,盯紧信号消失区域的热成像和通讯异常。”
命令迅速下达。不到半小时,三辆不起眼的越野车和一辆伪装成运货小卡的行动车,悄无声息地驶出勐卡县城,一头扎进通往南伞集的蜿蜒山路。
陆川打头,秦菲等人紧随其后。
雨后的橡胶林,湿热得如同巨大的蒸笼。
参天的橡胶树排列整齐,树干上残留着割胶的白色痕迹,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橡胶气味。厚厚的落叶层下是湿滑的泥泞,蚊虫成群结队地扑向闯入者。
陆川将队员分成三组,呈扇形向信号最后消失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