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更新时间:2025-11-12 00:08:04

SUV在晋西北的山间小路上平稳前行。

前排,李响专注驾车,祁同伟不时指引方向。

后座,梁璐和两个孩子依偎在一起。

山路崎岖。

但李响的驾驶技术高超,几乎感受不到颠簸。

他那双常年训练的手,对方向盘的把握精细而沉稳。

车内乘客感到十足安心。

祁梁玉看着熟睡的母亲和妹妹。

山风透过车窗缝隙,带来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

他的思绪回到昨晚。

父亲那番话,如同一股清泉。

冲刷着他心中郁结多年的顽石。

“我是个男人。”

“你母亲的丈夫,最后才是你的父亲。”

“我的肩上有这个家。”

简简单单几句话。

祁梁玉第一次感受到父亲那份沉重的担当。

曾经,他觉得父亲自私、虚伪。

可当这些话从父亲口中说出时。

他看到的,是一个男人。

在重压之下,试图重拾责任的努力。

车窗外。

山间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望无际的田野。

似乎也在悄然化解着他内心的芥蒂。

这个男孩的心结,正在慢慢解开。

车子很快驶到村口。

村里人聚满了路边,男女老少都在迎接。

村支书齐磊和祁同伟的父亲祁建国,早已等候在最前面。

祁同伟这次回村,只提前知会了父亲。

并未大张旗鼓。

否则,今日的迎接场面恐怕会更加盛大。

祁同伟下了车。

一股热情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他主动上前,与乡亲们一一握手,问候家常。

“二娃,回来啦!”

“同伟啊,瞧你瘦的,在外头当大官可别累坏了身子!”

“祁厅长,咱们村那条路,可全靠你啊!”

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

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

祁同伟当年争气。

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上学时,生活费和学费拮据。

是乡亲们你家五毛、我家一块地凑钱。

才让他得以完成学业。

祁同伟发达后,也一直没忘本。

他给村子修了路,通了电。

还为困难的老人上了低保。

这份情谊,乡亲们都记在心里。

他谢绝了老乡们留他吃饭的好意。

只答应让几个热心的大姨帮着家里做点午饭。

回老屋的路上。

女儿祁梁静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一切。

对乡村风光充满了探索欲。

祁同伟便让李响和祁梁玉陪女儿去村头小河边玩耍。

自己则和梁璐、父亲祁建国一道往家里走。

进了家门。

梁璐洗了手,主动跟着大姨们进了厨房。

虽有些生疏,但态度温顺而认真。

祁建国望着儿媳妇忙碌的背影。

脸上是欣慰的笑。

老人家心里的念头很简单。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比什么都强。

祁同伟让父亲进了堂屋。

待坐定后,直接问道:“爸,爷爷留下的木盒子呢?”

祁建国一怔,问道:“你要盒子干嘛?”

祁同伟语气平静,说道“我找到二爷爷了,祁二卫。”

“他老人家今年要过九十大寿。”

“我想把爷爷留下来的东西给他带一两件。”

“还有爷爷的照片,也拿给他看看。”

祁建国听到“二爷爷”三个字。

他激动得抓住了祁同伟的胳膊,声音都在发颤。

“这是真的吗?”

“你二爷爷他们一家过得好吗?”

“这么多年,一点消息都没有……”

祁同伟轻拍父亲的手,宽慰道。

“他们过得不错。”

“这回我要去首都找他们。”

“等跟他们相认后,就接您老人家去看看。”

他没有和父亲详述祁二卫的真实身份。

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他们的近况。

避免父亲太过担忧或受到惊吓。

祁建国听完。

眼眶湿润。

他颤巍巍地起身,走进自己卧室。

不一会儿,便捧出了一个上了锁的木头盒子。

盒子表面已经磨得发亮。

边角都有些圆润。

显然是经常被摩挲。

祁同伟接过盒子,用钥匙轻轻打开。

一股陈旧的木头和纸张特有的混合气味扑鼻而来。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物件。

几张发黄的祁大卫照片。

一张张凝固了岁月的影像。

记录着爷爷年轻时的风采。

还有那把给祁二卫做的弹弓。

木质温润,带着岁月打磨的痕迹。

最后,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封面已经斑驳。

他将照片、弹弓和日记本单独收好。

剩下的其他物件,则让父亲重新锁回盒子里。

这时,祁梁玉带着妹妹祁梁静。

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和泥土的气息回来了。

“爸!妈!村里的小河好清啊,还有小鱼!”

祁梁静一进门就叽叽喳喳地分享着新发现。

“爸,我……”

祁梁玉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去洗手,准备吃饭。”

祁同伟看着儿子,声音温和了许多。

大姨们手脚麻利。

饭菜已经摆满了桌。

一碗碗热腾腾的玉米糊。

一碟碟清炒的野菜。

还有一盆香气四溢的炖土鸡。

这一晚。

祁同伟一家四口,在乡下老屋里。

吃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

饭桌上没有了往日的压抑。

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温情。

他们在乡下待上一天。

第二天清晨。

伴着山间弥漫的薄雾,一家人启程返回汉东。

回程的路上。

梁璐不再像来时那般沉默。

偶尔会指着窗外的景色,和孩子们说上几句。

祁梁静依然叽叽喳喳。

而祁梁玉,虽然话不多。

但看向祁同伟的眼神里,已少了许多往日的抵触。

李响驾驶着那辆SUV。

稳健地穿梭在山道与高速之间。

车厢内,一种久违的平静与温情,正缓慢滋生。

返回汉东后。

祁同伟再一次投入了公安厅的工作之中。

自从那次在山水庄园明确拒绝了高小琴之后。

她就仿佛从祁同伟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

然而。

汉大帮的聚会却从未停止。

甚至愈发频繁。

只不过。

现在的组织者和发起人不再是祁同伟。

而是变成了他的师弟张维。

这些聚会,从最初的每月一次。

变为每周一次。

每次都声势浩大,酒气熏天。

张维曾给祁同伟打过几次电话。

极力邀请他出席。

言语间带着一丝讨好和急切。

但祁同伟每次都以公务繁忙为由,婉言谢绝。

他好不容易才脱离了赵家的是非圈子。

不想再沾染上任何因果。

平淡的日子又过了十天。

这天晚上。

祁同伟正在书房收拾前往京城的行李。

后天就是祁二卫老爷子的九十大寿。

他打算带上爷爷的遗物,亲自送过去。

他一边整理着几份需要带上的文件。

一边想着此行可能面临的局面。

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祁同伟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动着“陈峰”两个字。

他按下接听键。

“祁厅长,您让我留意的大风厂的蔡成功,有消息了。”

陈峰的声音略显急促,带着几分邀功的兴奋。

祁同伟合上手中的文件,放回桌面。

语气沉稳:“什么消息?”

“他买了下周三飞首都的机票。”陈峰汇报。

祁同伟微微颔首。

心中了然。

他知道,大幕正在拉开。

蔡成功这是被高小琴和高利贷逼急了。

要去京城找他的发小侯亮平求助。

“看样子,他是要去找侯亮平了。”

祁同伟的声音很轻。

像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陈峰确认。

陈峰在电话那头应了一声。

又补充道:“另外,您让我查蔡成功注册公司的事情,我也委托京州市工商局的朋友帮着关注了。这两天会有结果。”

“嗯。”祁同伟应了一声。

“继续盯着他。”

“如果他从首都回来了,第一时间告诉我。”

“是,厅长!”

陈峰迅速回应,随即挂断了电话。

祁同伟放下手机。

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

汉东的局面,再也平静不了了。

他清楚。

蔡成功的首都之行,不过是风暴的开端。

接下来的变局,将撼动整个汉东官场。

他已站在风暴中央。

准备迎接这一切。

就在这时,手机又一次响起。

祁同伟拿起一看,是二叔祁胜利的来电。

他接起来。

“同伟,收拾一下。”

“明早来首都一趟。”

“老爷子找你。”